大江健三郎:我一生都在思考鲁迅

2023-03-15 775 0
作者: 大江健三郎 来源: 鲁迅研究动态公众号

  2009年1月16日,大江健三郎来到北京,领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联合颁发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8)微山湖奖”。在日本,大江很少出席颁奖典礼,并且拒绝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自1994年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这是他第一次亲自出席文学奖项的颁奖典礼。

  这是大江健三郎第6次访华。

  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大江访华很低调,媒体没有大幅预热,甚至很少有人知道大江要来。1月19日,距离中国农历新年只有一周的时间,北大学生开始陆续离校回家过年。记者在北大论坛上见到一条帖子:大江将于1月19日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演讲。和以往的演讲不同,这条帖子没有引起关注,校园里也没有张贴海报。记者提前三天去领票,看到还有厚厚一叠票没发出去。

  大江突然来访,让京城有些意外。因为自1994年从瑞典国王手里接过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这位老人再也没有出席过任何颁奖典礼。这次,让他千里来京领取的奖项,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山东微山县联合设立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微山湖奖”,这是一个新增设的奖项,自2008年起将用这个名称连续评选5年。大江健三郎的新作《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和拉塞尔·塞林·琼斯的《太阳来的十秒钟》、亚历克斯·米勒的《别了,那道风景》三部作品今年获得该奖。

  大江说,之所以出席这次颁奖典礼,是希望更多的亚洲人读他的作品。同时,他向主办方提出两个要求,一个是参观鲁迅博物馆,亲眼看看鲁迅创作《希望》的地方;另一个是在北大向学生演讲。向年轻人演讲,这是大江晚年最乐于做的事情。在要求都得到满足之后,大江于1月16日来到北京。

  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是鲁迅在北京生活的最后一处住所。大江被众人簇拥着来到时,院里的枣树长势正旺。他悄悄地避开人群,在角落,默诵了一遍《希望》全文,然后又面红耳赤地出现在大家面前,竟有几分“追星”似的忐忑和兴奋。

  1月19日上午,大江健三郎来到北大。原定10点开始的讲演,9点半就挤满了听众。大江的开场白和三年前他在北大附中做的那场演讲的开场白几乎一样。他说:“每次来中国,我都有幸跟年轻人讲话。等我回到日本,我又跟日本的年轻人说起和中国年轻人说过的话。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所做的事情。”

  他的语调不疾不徐,淡淡地说:“到这个月底,我就是一个74岁的老人了,我想,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中国之行。”这话让听众们唏嘘不已,散场后,很多人找大江签名,大江一一工整地写上自己的中文名字,盖上夫人为他准备的印章“健”。

查看余下8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