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明|《三体》:一场伤痕文学、精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豪华盛宴
当《三体》一开始在科幻世界连载时,并没有多少读者和拥囤,作者刘慈欣的名字更是鲜有人知。那时候,大概不会有人预料到,十多年之后,这部小众化的科幻小说,竟然从浩如烟海的科幻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部享誉中外、吸引无数拥囤的“伟大作品”,并且形成了一种现象级的“三体热”,刘慈欣本人也从名不见经传的作者,被主流文坛接纳,成为了一位国际性的作家。
这一奇迹般的“阶跃”,当然是从《三体》获得被称为科幻小说界“ 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雨果奖”开始的,但也不尽然如此。实际上,在此之前,《三体》就开始受到一些小知读者群体的追捧,这个群体以中产白领为主,他们是改开以后最先接受西方科技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是在网络上最活跃的一批受众,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受白左影响的学院左翼或小资左派,充当了《三体》的理论阐释者和传播者。小说中宣扬的诸如环保主义和生物平等主义之类的观点,同这个群体崇尚的理念一拍即合,可以说,《三体》爆红国内外,除了作者卓越的想象力以及作品本身对科幻文学做出的开拓性贡献,也跟这批人不遗余力的宣传有很大关系。但这还只是《三体》跃升为一种超级文学现象的外在原因,真正的原因还在于《三体》本身蕴含的精英主义价值观,这一点,从小说的主要人物叶文洁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叶文洁担任过大学教授,是天体物理学家、 ETO统帅,作为整部作品的灵魂人物,她完成了人类第一次Ⅱ型文明能级的发射,并与三体文明初次接触,将地球人类的命运典当给了三体文明。而他之所以做这一切,是因为她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历经劫难”,如目睹父亲惨死,多次被人陷害设计,并因此憎恶和仇恨人类,认为人类文明已经陷入疯狂和偏执,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必须借助外星球文明来进行改造和拯救,为此,她私自向三体世界发出信息,并同石油大亨的儿子伊文斯一起组建了地球三体组织(ETO)……
ETO后来发展成了一个以毁灭人类为目标的邪教和恐怖组织,尽管小说和电视剧都为叶文洁做了不同程度的开脱,但无法洗白她作为三体组织“统帅”和始作俑者的罪过。更重要的是,叶文洁的仇视人类跟伊文斯不同,后者是出于一个极端环保主义者的疯狂之举,前者则完全起因于叶文洁在文革中的经历,这一点,不仅是叶文洁情感和理智的诱因,而且是整个《三体》小说的逻辑起点。也就是说,刘慈欣将文革当成了毁灭人类文明的罪魁祸首,在叶文洁嘴里,文革是偏执和疯狂的代名词,而这恰好与主流意识形态对文革的全盘否定高度契合,改开后盛行一时,方兴未艾的伤痕文学,更是将这种逻辑当成了主导性的叙述模式。按照《三体》中的描述,叶文洁能够以“待罪之身”被绝密的红岸基地接纳,并受到罗政委的赏识,进入基地核心监听部门,表明“那个年代”并非像她仇恨的那样“偏执疯狂”“灭绝人性”。尽管如此,刘慈欣还是比主流意识形态对文革的评价走得更远,后者只是视文革为“极左”,前者却将其视为反人类的产物,而四十年来的主流知识精英,正是按照这一逻辑来解释和评价新中国前三十年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