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明 |《平原上的摩西》:两种伤痕,一种叙述


  近期由于《漫长的季节》大火,同样写东北国企工人下岗潮的几部影视剧也被人翻出来,趁势炒作了一把,其中就有6集电视剧《平原上的摩西》(以下简称《平原》。我对这部剧很陌生,只听说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出于好奇找来看了一遍,说实话,观感颇差。表面上看,跟《漫长的季节》一样,也属于凶杀悬疑之类,但节奏缓慢、凌乱,叙述沉闷,编导也许是想追求一种回到生活现场的纪录片风格,但效果并不好,即使作为类型剧也算不上合格。当然,编导的本意也并不在这里,跟《漫长的季节》一样,只不过是借助悬疑犯罪外壳,表达“严肃”的社会主题。

  《平原》的剧情其实很简单,远不像剧集“叙述”的那么扑朔迷离:在跨越两个时代的奔流中,一桩未决的罪案浮现,打破了小城的平静。曾经的叛逆少年庄树成为刑警后负责侦查7年前的旧案,疑犯却逐渐指向了儿时留给自己美好记忆的邻居——李守廉、李斐父女。多年前,曾是邻居的庄树和李斐是亲密玩伴,国企改制后,随着父辈变故,两家人渐行渐远。随着调查的深入,一颗烟头让案情拨云见日,庄树深陷其中,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自己很可能就是案件的参与者……

  乍一看,《平原》想表达的似乎是庄树和李斐两小无猜的纯真友情如何在时代巨变中被碾碎的主题,但仔细一琢磨却发现,真正的主角并不是一直占据情节中心的庄树和李斐,而是在剧中时断时续、若隐若现的另外两个人物:庄树的母亲傅东心和李斐的父亲、杀人嫌犯李守廉,或许还可以加上半个庄德增——庄树的父亲。整个剧情或案件实际上都是围绕这三个人展开的。

  庄德增曾经是一名红卫兵,文哥中打伤过傅东心的教授父亲,文哥后,顺应时代潮流下海经商,从印刷烟盒起家,继而进军房地产、餐饮、汽车美容、母婴产品等,成为了一名大老板。傅东心是庄德增的妻子,出生于高知家庭,气质高雅,热爱文学艺术,总是一副冷漠、隐忍,冷眼看待世界的表情。她经别人介绍嫁给了庄德增,但并不爱他,甚至恨他,也不喜欢她和庄德增生的儿子庄树,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了天资聪慧的李斐身上。李斐的父亲李守廉曾经是一名技术工人,他对自己的技术毫不保留,倾其所能教会了两名徒弟,自己却因此下岗,可谓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他无怨无悔;李守廉也是一位古道热肠、乐善好施之人,经常帮助街坊邻里,甚至把自己的买断费借给了孙育新,还为了一被遭受凌辱的下岗工人母女打死了两名城管。更重要的是,文哥时,正是李守廉把傅东心的教授父亲从庄德增暴打之下救出来的。

查看余下6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