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红》到底是“爱国主义”,还是历史虚无主义?
近来对《新东方红》的争议持续发酵,持批评意见的主要观点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认为《新东方红》是对经典红歌《东方红》的碰瓷,另一个方面是严重割裂新中国的历史。而赞同的人认为没错,认为是一首“爱国主义”的歌曲,而且说是“唱出了14亿人的心声”,甚至一些人顽固地坚持把歌词中的“改革开放冰雪融”捧为“经典”,这显然是一种别有用心。
如何理性看待《新东方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虽然这首歌的歌词存在严重割裂新中国的问题,但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或者说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出在这个“新”字上。它不仅仅是不少网友认为的碰瓷的问题,而是触犯了严重的颠覆性认知底线。
其实,《新东方红》创作者佟学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新”这一词的准确领悟。我们通常都是认为“新”的反义词是“旧”,就是说与“新”相反就是“旧”,那么,《新东方红》就是存在有对经典红歌《东方红》的替代意味,这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还有,我们平时都喜欢以一个“新”字来代表先进和进步,比如,常说的“新思想”、“新时代”、“新理念”等等,这些概念是对发展进步的肯定。但是相对于经典红歌《东方红》,在前面冠以一个“新”字,从逻辑上来说,是大错特错的,是不能容忍的颠覆性错误。
为什么这样说,大家只要仔细动脑筋想想,《东方红》这首歌它的根本意义是什么?《东方红》这首歌从创作到传唱到成为亿万人民真挚情感的表露,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它唱出了人民翻身当家做主的心声,唱出了中国历史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压在中国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解放了。正如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的一个画面:“天亮了,解放了”,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因此说,《东方红》是新中国的一个标志性的历史符号。为什么叫“新中国”?“新中国”又“新”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应该理解的一个关键。
《东方红》的创作不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又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这也是《新东方红》所犯的一个大忌。
我们知道,中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历朝历代的政府的腐败无能,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政府软弱无能,中国落后了,受尽了东西方列强欺侮和掠夺。是在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经过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意思就是区别于历史上所有政治体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全新政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