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观《开国将帅授衔1955》
看了这部电影,谈几点看法。
这部电影的题目显示其要展现的核心历史事件是开国将帅授衔,但是其中很多剧情,主要也是展现牺牲的革命英烈(伍若兰、方志敏、叶挺、杨开慧、毛泽覃、毛岸英、毛泽民、董振堂,我记忆里是这八位,其中四位是毛主席的亲属)令人肃然起敬的一生。然而这些英烈并没有参加授衔仪式。如果影片名称改为《革命英烈实录》,是不是更合适一些?
影片开头,毛主席和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罗荣桓等人登长城,说到了授衔的问题。
正片开始,第一个故事就是毛主席拒绝接受大元帅军衔。
苏联的斯大林,主要在大本营统筹后勤和各方面军基本方向的工作。他就当了大元帅。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大力援助下才得以保存力量的朝 鲜领导人甚至是他的子孙,都是“大元帅”。
但是,作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军事家的毛主席,坚决不当大元帅。
毛主席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位集军事统帅、军事战略家、军事思想家、军事理论家、军事哲学家、军旅诗人于一身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
毛主席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军事实践时间最长、战争经验最丰富、军事理论最完整的最伟大的军事家。
毛主席是领导了人类历史上数量差距、武器差距、具体战术差距最明显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大规模战争的最伟大的军事家。
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既精准高超的统筹战略全局,又细致入微的指挥比较重要的战争前线;既充分发挥前线将领的指挥自主权,又一丝不苟的详细的提出他的指导意见。
作为最伟大的军事家,毛主席为什么不要大元帅衔?毛主席这样说:“国家领导人成了元帅,那我们不就成了军政府了吗?!”他认为,当了大元帅,容易脱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他,毅然拒绝了大元帅衔。
“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依我看,现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毛泽东
之后,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等人回忆起了曾经浴血奋战的艰难历程。
血战湘江,八万变三万……毛主席当时还在重病之中,而且军事指挥权被剥夺。博古、李德瞎指挥,弄得红军损失惨重。
但是,毛主席、朱德依旧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主席用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染、鼓励着红军将士们,带着同志们渡过难关,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之后的片段,有朱德给他种植的兰花浇水的时候想到了牺牲的妻子伍若兰、粟裕回忆到了牺牲的方志敏、毛主席回忆到了牺牲的叶挺以及他的亲人——杨开慧、毛泽覃、毛岸英、毛泽民。
自三湾改编,主席亲自缔造的这支人民军队,是无产阶级的军队,是人民的武装力量,队伍中绝大部分指战员是由工农组成的,是与解放前旧社会军阀部队完全不同的新型军队。这支新型的人民军队,战时是战斗队,和平时期是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更是为人民服务并向群众进行政治宣传的工作队。
新型人民军队与西方资产阶级军队的最大区别,就体现在“官兵平等”上。西方资产阶级军队设有军官俱乐部,士兵大部分时间不能进入。西方军队的军官与士兵分开用餐,因为伙食标准是“官高兵低”。
建国后最能体现官兵平等的就是“六五式”军装,“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