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资本的兴衰:房地产的历史轮回

2023-11-30 4280 1
作者: 佐伊23 来源: 下班来玩啊公众号

  我国地产资本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过程分成了三个主要的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定各不相同。

  一、1978-2002

  1978-2002年是地产资本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地产资本复活的阶段。本阶段中,地产资本从无到有被召唤出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成长壮大。然而,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福利分房制度,如梦魇一般环绕着地产资本。在福利分房制度的笼罩下,地产资本就像一条被打断了腿的狗,只能一瘸一拐地在地上爬行。

  这个阶段以1992年划界,又分成两个小的阶段。

  (一)1978-1992

  随着三大改造结束,195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终止了房产交易,正式终结了地产资本的生命。1956-1978年,我国一直实行福利分房,居民仅需象征性缴纳低廉的房租。以北京为例。1966-1976年间,城镇职工平均月工资约50元,双职工家庭月工资100元左右。房屋租金仅0.24元/使用平米。房屋使用面积按20平米计算,则每月房租为4.8元每月,不到月收入的5%。

  1978年我国开始以商品房为导向的住房改革,尘封已经的地产资本被重新召唤出来。然而,刚被召唤出来的地产资本,在社会主义福利分房的包围之下举步维艰。不论是第一次房改推行的全款房,还是第二次房改推行的折价房,都没有市场需求,享受着分房的职工没有买房的动力。第三次房改的提租补贴也不能解决问题,只要福利分房制度存在,一切改革不过是隔靴搔痒。

  按统计年鉴,我国1986年住宅竣工面积110,641万平米,其中商品房竣工面积占比12.8%,即14,162万平米,而售出去的商品房仅2,697万平米。也就是说,全社会新增了110,641万平米的住宅,而实际上进入使用的商品房仅2,697万平,占比仅2.44%,微不足道。

  1988年我国发生危机,价格闯关失败后,国内通胀一发不可收拾。为了遏制通胀,国家决定“以出售公有住房为突破口”,回笼增发的货币。越来越多的地方不再严守全款卖房的原则,开始打折出售公房,提租补贴的试点就此败北。

  随后,历史进入了异动的三年。市场经济的改革一度脱轨,房地产在这三年一片萧条。中国房地产的第一次大规模烂尾,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这是中国地产资本复兴的第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以三次改革试点为其主要标志。这三次失败的试点,指向了一个共同的问题——福利分房是地产资本复兴的最大绊脚石。

  在这个时期,还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事情。第一,土地使用权得以有偿出让。1987年9月,深圳“卖出”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第二,生息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1988年前后,各专业银行纷纷成立房地产信贷部。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