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楼市到底会如何走?

2023-11-19 2957 2
作者: 佐伊23 来源: 下班来玩啊公众号

  最近又出了一系列的刺激措施,各种解禁,认房不认贷,一万亿刺激楼市,现在央行又表态要求金融机构对正常经营的房企不抽贷。

  一系列的刺激之下,楼市会好转吗?我认为还需要观察。因为经济规律和行政手段并不能保持一致。

  在房地产市场向上的时候,调控能起到的遏制效果是有限的;同样的道理,在房地产市场预期逆转,向下滑落的时候,调控能起到的作用也不会太大。

  我们回想一下,2008年后房价暴涨,数次调控导致的结果是什么?遏制房地产了吗?并没有,它不过是导致出现了大量的金融创新。只要房地产市场并未实质性逆转,只要开发商对资金的需求仍然强烈,只要房地产仍然能够赚钱,金融结构就会变着法的把资金提供给开发商。为了把资金提供给开发商,金融机构发明了大量规避监管的“金融创新”。比如,银行把贷款伪装为信托贷款,这样表内业务就成了表外业务。

  当时的情况是,制造业大规模过剩,利润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得益于城镇化的推进,得益于高杠杆购房的优惠政策,房地产成了最赚钱的行业之一。怕制造业还不上钱,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制造业,大量资金变着方儿的流向房地产。到底有多少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光看银行报表根本看不出来,因为大量流向房地产的钱都被包装成了理财产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夏斌曾经做过一个估算,他认为真正和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比约有70%左右,甚至更高。

  我讲这个是想说,行政命令不能违背经济规律,靠行政命令对抗经济规律,起到的作用不一定好。

  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是房地产整个供需关系发生了实质性逆转,单边上涨的预期完全崩塌。房地产不赚钱了,银行为了规避风险,自然会想办法抽贷惜贷。

  我们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分析,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为什么出现了预期崩塌。

  首先看需求端。

  房地产行业有句话,“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之前那一波长达二十年的大涨,其中核心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快速发展。1998-2017年间,城镇化率从33.35%增长至60.24%,平均每年增长1.42个百分点。2018年后,城镇化率增速明显下滑,2018-2022年间,分别增长1.26、1.21、1.18、0.83、0.50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增速降缓,新增城镇人口增速自然降缓,潜在购房需求自然也会降低。

  不仅如此,人口结构的逆转也导致潜在购房需求降低。谁在买房?未成年的小孩不会买房,超过65周岁的老人也很少买房,买房的都是所谓的“劳动人口”,也就是那些在上班的人。

查看余下5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