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穆臻| 影评:观电影《毛泽东和他的儿子》
有一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部电影,就是《毛泽东和他的儿子》。
开场,就是主席在看朝鲜战争的状况,考虑着出兵的问题……
朝鲜就是中国东北的大门。朝鲜一旦被美帝国主义吞并,中国东北、华北、整个中国和亚洲都危险了。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毛泽东
毛岸英积极向主席申请参加朝鲜战争,主席更是义无反顾的坚持送他去朝鲜战场。
有的人说毛岸英去朝鲜是在镀金,这纯属胡说八道!
以毛主席的精明,如果想“镀金”,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到这样九死一生的前线去“镀金”吗?那时,我们还丝毫没有制空权、没多少装备的援助、没有和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强国的作战经验呢!非要“镀金”的话,怎么不等有了空军援助、有了战斗经验之后再送他的儿子去前线呢?
到朝鲜战场之后,毛岸英更是尽职尽责、谦虚认真,也积极的提出他自己关于作战的建议、向彭德怀等志愿军将领积极学习。
当他表达他对彭德怀军事能力的认可的时候,彭德怀非常实事求是的说:“这些都是和你老子学的。”这句话也展现了彭德怀经历过违背毛主席的军事路线而失败、坚持了毛主席的军事路线而成功的多次实践之后对主席精妙绝伦的军事能力的敬佩。
通过这个场景,侧面展现了主席兼具无私的品格和高超的军事能力。
之后的场景,让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在一个夜晚,主席辛苦地钻研着朝鲜战局、仔细认真的给朝鲜地图“相面”。他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辞劳苦、敢于担当,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遗憾的是,到毛岸英牺牲的那个片段,这部影片没有还原毛岸英牺牲的真实原因。
彭德怀在他起草的电报中提到:“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蛋炒饭”论纯属胡说八道。敌机已经经过,他们已经出来一遍,这样危险的情况,正常人会为了所谓的“蛋炒饭”冒生命危险吗?
1972年,毛岸英牺牲亲历者——时任志愿军作战室主任成普写了《关于毛岸英同志牺牲情况的回忆》的材料,这份材料清楚地交代了毛岸英为什么没有去山洞避难:
“这些人是不能离开的。因为军队的作战指挥机关,不管状况如何紧急险恶,参谋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能擅离职守。我们每天24小时必须及时迅速处理敌我双方一切作战情况。特别因为第二次战役的总攻击即将发起,参谋人员紧紧掌握敌我动态,至为重要,是有关战争胜负的大事,如稍一疏忽,贻误战机,是绝对不容许的。毛岸英同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参谋们一起没有离开办公室。”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