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繁花》:“拆白党”续写新传奇
01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上海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令外滩的“老欧洲”相形见绌的陆家嘴“新美洲”风貌,大体上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如今,近三十年过去,如何解释上海这一新镀金时代的成因?
学术界一直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人口红利说、西方产业转移说、经营城市说……,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繁花》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相关话题不断冲上热搜,原因就在于,它实际上对上海的新镀金时代,提出了自己的解释。
法国哲学家福柯有一句高频名言:重要的不是神话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神话的年代。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争夺历史的解释权?
原因就在于,谁掌握了历史解释权,谁就掌握了对国家未来走向的话语权,甚至主导权。
02
在《繁花》中,游本昌饰演的爷叔,是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他是胡歌饰演的宝总生意上的导师,精神上的教父,也是他的坚强后盾。
爷叔非常神秘,就像武侠小说里隐身民间的武林大侠一样,身世不凡。
胡歌在1987年第一次向他求教的时候,爷叔刚从提篮桥监狱出来。
提篮桥监狱在上海赫赫有名,二十世纪初,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兴建,号称“远东第一监狱”。
提篮桥监狱建成后,曾经关押过许多著名的革命者,如章太炎、邹容,新中国成立后,又关押过许多汉奸,如汪精卫妻子陈璧君等。
爷叔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关进提篮桥监狱的?投机倒把?还是“历史反革命”?他对此讳莫如深。
但无论如何,爷叔和八十年代以前的新中国历史格格不入,则是可以肯定的。
八十年代,是一个大平反,许多案件被“一风吹”的年代,爷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离开了提篮桥,而胡歌的来访,令他看到了重温旧梦的可能性。
他首先指点胡歌,在外滩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和平饭店”里租一套“长包房”,如此才能被人看得起,有派头。
胡歌很惊讶,这样一个看起来相当落魄的老头,何以对饭店内部如此熟悉?
爷叔黯然道,这以前是我的长包房。
考虑到八十年代以前,爷叔的常住地是提篮桥监狱,那么他拥有长包房的日子,一定是解放前了。
说起来,和平饭店也是一处不同凡响,令人浮想联翩的所在。
和平饭店的前身,叫“沙逊大厦”,为旧上海首富,英籍犹太人维克多·沙逊所建。
1923年,沙逊来到上海,靠贩卖鸦片、军火发了大财。二十年代末,他修建了这座高达77米,号称“远东第一楼”的大厦。
在当年的外滩,这座大厦显得霸气侧漏,睥睨群雄。其19米高的墨绿色金字塔形铜顶多年来一直是英国在上海殖民势力的象征,也是上海作为冒险家乐园的象征,沙逊自己就住在金字塔下的大套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