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波:围绕京剧革命进行的斗争——沉痛悼念童祥苓同志!
编者按——
惊闻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同志不幸去世,为了表达我们对于童祥苓同志去世的沉痛悼念之情,我们摘编了郭建波同志论述文化革命的文章,以“围绕京剧革命进行的斗争”为题予以发表。
童祥苓同志在京剧《智取威虎山》中为我们塑造了杨子荣这一顶天立地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英雄形象。这是人类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光辉典范。在京剧革命的进程中,童祥苓同志不论是在文G期间的京剧舞台上,还是文G以后的风风雨雨中,如同傲立在山顶的青松,始终为自己能够有幸在舞台上塑造出杨子荣这样的英雄人物而倍感自豪。这种对于京剧革命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是令人敬仰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十几年间,仍然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着京剧舞台。如何进行京剧革命,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英雄史诗搬上京剧舞台,搞好意识形态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迫切任务。京剧革命是意识形态方面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环节,但是围绕京剧革命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种斗争实际上就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在京剧领域的具体体现。
郭建波同志以毛泽东同志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指导,以史实材料为依据,梳理了京剧革命的基本脉络,展现了京剧革命的艰难进程,分析了围绕京剧革命斗争的历史原因,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历史的考察。
这篇文章是郭建波同志撰写的长篇著作《文G论》第一卷《文G溯源》(下册)文化革命的一部分,现在我们摘编发表,以表达我们对童祥苓同志的沉痛悼念之情。
围绕京剧革命进行的斗争
郭建波
目录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京剧革命。
2、中国戏剧舞台上存在的严峻状况。
3、文艺领域存在的问题逐渐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和警觉。
4、在京剧革命问题上进行斗争的重要表现。
(1)在京剧革命问题上进行斗争的表现形式之一:江Q在京沪两地 进行京剧革命的不同境遇上。
(2)在京剧革命问题上进行斗争的表现形式之二:在京剧剧本改编 及彩排的分歧和争论上。
(3)在京剧革命问题上进行斗争的表现形式之三:对沪剧《芦荡火 种》进京演出采取的限制措施上。
(4)在京剧革命问题上进行斗争的表现形式之四:一九六四年在北 京举行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汇演期间的分歧和矛盾上。
5、京剧革命的开展及其取得初步成果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