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青年知识分子的健康,自己要特别关注

2022-09-14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昆仑策网

  最近,一些青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更多人们的关注。一般说来,乍一听到这样的消息,很多人都会感到震惊和惋惜。这么年轻,又这么有才华,却又这么早的离去。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我们国家人才的损失。

  青年知识分子的英年早逝,不仅发生在高校,在其他领域和岗位上也同样存在。其中,有的情况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例如,一位年仅42岁的女主任医师,在疫情发生后的两年多来,一直担任山东医学检验队队长。先后驰援过北京、新疆、河南、山东,一次又一次集结出发,执行任务后返回。最近一次,她已经连续工作11天,7天夜班。她在威海进行核酸检测,每天四个班次,不分昼夜地不间断工作,提高标本检测速度。每次通常连续工作六个小时,全程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这样的工作强度,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承受得住。我们当然会为这位医生的敬业精神感到钦佩,她确实值得我们大家的敬重。但是这样极度透支的工作状态,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既然我们都知道,在所有的财富中,人才是最宝贵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这样的财富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珍视。那位女医师,她的工作精神,工作态度都没得挑剔。但是,作为医师,她自己也应该知道,过重的压力和负担是根本不能持久的。或者,如果在战场上,这是无法选择的。现在的抗疫防疫虽然有如战场,但毕竟还不是战场。无论工作多么紧张,除了极个别的特殊紧急情况之外,人们总是应该有张有弛。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

  当然,那位女医师的上级领导也是有责任的。国家有任务下来,作为领导,当然要极为重视。但是,也不能为了突出表现,就不顾下属工作人员的健康和能够承受的负担。我们不能否认,有的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只是一味地要求下级必须坚决完成任务,而对于下属的健康与困难则考虑得较少。这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对工作和任务都非常负责,但实际上的做法恰恰是对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对于执行这些任务的人是最大的不负责。应该说,除了战场任务,或者类似战场的其他任务之外,担任领导工作的干部,必须要把执行任务的人们的安全和健康放在仅次于完成任务前提下的重要位置上。

  在高校工作的青年知识分子。现在都说他们压力很大。这里的问题可能比较复杂。现在博士越来越多,而高校中所设置的高级职称,特别是正高职的职称,位置相对很少,现在副高职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那么多博士都想要评高级职称,所谓狼多肉少,博士们都是学霸,都要争一个面子,所以很多人都在拼命。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还要做科研,做项目,还要写论文。所有评职称的指标都是硬指标。你的指标哪怕有一个不如别人,有一个指标比别人的要软,那么你就没有可能被评上高级职称,更不用说正高职了。

  那么我们的高校,在处理职称问题的时候,能不能有其他的思路?设置那么严苛的指标条件,这就是逼着人们在玩命。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很不人道的。当然,评上正高职,不但有很高的声誉,而且待遇也会增加很多优渥。如果像英国那样,一个系只能有一个教授,如果他不退休或者离世,其他人基本就没有机会当教授。这样的机制是不是会让很多人不那么为此而焦虑,而奔命?但是这样的机制在中国能行得通吗?,估计非常难。那种几年内评不上高级职称就走人的美式机制,似乎也有点不近人情。那么还有更好的办法吗?不知道,或许应该有,但是现在没人能想得出来。

  如果这样的状态要持续很长的时间,那么在高校工作的博士们,是不是要从另外的角度来考虑一下。毕竟生命和健康才是自己的,你的生命和你的健康,对你的父母,对你的妻子或者丈夫,对于你的子女,都是无可替代的,都是非常重要的。用评职称过程中的拼命来替代健康和生命,这笔买卖要说起来,真的不划算,没有人愿意这样做。但是在现实中,不少年轻人恰恰不是真的很懂这个道理。比如熬夜。每一次熬夜都是对自己健康的最大损害,但就是有的年轻人不以为然。他们总觉得自己年轻,这点事就不算事,挺一挺就过去了。找时间补个觉以后,就会依旧生龙活虎。在某些特殊的情况,熬个一次两次,不是完全不可以。但如果把熬夜作为一种常态,那就是非常危险的。当上了正教授,确实很让人有成就感。但是如果为此要付出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这个成就感算个什么?什么都不是。

  从某种角度上说,对于评职称这种事,多少应该有点看开的心境。能评上,当然很好,如果没有评上,那也不需要太过纠结。只要我们认认真真的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无愧于自己的工作,无愧于自己的事业,评职称的结果究竟如何,实在不需要太过烦恼。有点不愉快是难免的,但如果想到我能保持一种健康的状态,对工作有利,对家庭和生活也有利,再看看那些不幸早逝的同事们,我们是不是多少还应该有点庆幸?,至少我还活着,至少我还比较健康,至少我还能陪伴我的伴侣、父母和孩子。这样的生活可能因为没有当上正教授而略有遗憾,但这点小遗憾比起那些已经离开自己亲人的逝者,是不是还是得到的更多?

  那些早逝的人们,他们的努力,他们的成就,确实让人们对他们很敬重。然而,他们的早逝,让他们的亲人却在承受着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悲伤。应该说,他们亲人所承受的,本不是他们应该承受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受到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然而,一切都已经无法改变了。所以,现在还在活着的青年知识分子们,还是要分轻孰轻孰重。我们的一生固然要努力工作,但同时也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幸福。当年,年轻时的你们在向你们的情侣承诺要给她(他)一生的幸福时,你现在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真的能履行你的承诺呢?

  顺便说一句,如果确实有事需要熬夜拉晚,最好的办法就是晚上先睡一觉,比如从晚上七点或者九点就上床入睡,夜里三四点钟再起来干活,既有精神,也有效率,对健康的损害也更小。我试过,效果甚好。

  健康的生活方式,离不开对身体的锻炼和关照。年轻的知识分子们,不要再用过于紧张的心态折磨自己了。工作要做,生活也要过得好一些,但这一切都应该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之下。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