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青年受访者认为应更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我的内心深处有着作为军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军人代表着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奉献,对社会的守护。”今年刚刚从嘉兴南湖学院本科毕业的沈梦可,已经被浙江工业大学法律(法学)专业录取,她曾被一些媒体称为“00后女枪王”。高中毕业后,沈梦可选择参军入伍,2018年至2020年服役于陆军第71集团军。
沈梦可参与狙击手集训。沈梦可供图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后,受自己军旅经历影响,沈梦可尤其关注“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相关内容,她直观地感受到部队对于人才的需求在明显增大。一方面,军人的学历水平整体提升;另一方面,部队愈发重视征兵宣传,为青年人疏通信息渠道,把军队的声音传向四面八方。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21份。调查结果显示,99.44%的青年受访者认为应更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青年受访者普遍关注
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
回忆起自己入伍的契机与缘由,沈梦可坦言,之所以穿上军装、选择成为一名军人,是因为内心深处对于军人的认同和尊重,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奉献一点力量。军旅生涯短短两年,对她的影响却很大。她说:“18岁时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军旅生活给我带来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我不知道没有这两年我会是什么样子。”
“当代青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参与者。”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加入军旅队伍,沈梦可说,“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学习、坚持锻炼,为部队生活作准备。”
李孜瑞作为北京建筑大学市政工程专业的一名研究生,所学专业与民生、环保息息相关,他最关注《决定》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李孜瑞的研究方向与水处理相关,“无论是我们喝的水,还是生活污水,都是我所学专业涉及的内容。水环境治理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他表示:“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参与者,我想为农村供水、水处理行业作一点贡献。”
李孜瑞(右三)所在团队调研德州市临邑县第一水厂。李孜瑞供图
就读于南开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郭龄聪,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格外关注。郭龄聪回忆,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专章阐述并一体部署,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决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在他看来,“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在享受幸福时代下的各类资源和机遇时,也更应该思考如何将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我们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见证者与受益者,也要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接棒人。”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