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与毛主席渐行渐远是因为“好恶拂人之性”造成的吗?

2020-05-06 2518 1
作者: 耿来意 来源: 乌有之乡

  梁漱溟是个很有故事的人。

  他上中学的时候便一反常人之态,喜欢作翻案文章,跟别人不一样,有时候实在太离谱了,语文老师就在作文上批语:“好恶拂人之性,灾必逮其身。”意思是你如果老喜欢这样独出新裁,驳人面子,早晚得吃大亏。

  有人便拿后来梁漱溟的经历种种,尤其是跟毛主席的一段“公案”,说那位语文老师真有先见之明啊,不听老师言,吃亏在后头。

  梁漱溟与毛主席的那桩“公案”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这恐怕是梁漱溟一生中最大的“亮点”了,他只所以被人记住,并获得那么大的名声,都与此有关,可谓“一吵而为天下知”。

  建国初期,国家实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的时期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义改造。

  1953年9月11日,梁漱溟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发了言,关于农民和农村问题,他说中国革命过去是依靠农民的,现在进城了,城里的工人生活提高的很快,但农民依然很苦,不能忽略了他们。他借别人的口说:“有人说,如今工人的生活在九天,农民的生活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

  在第二天的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毛主席发表了即席讲话,他说: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总路线,认为农民生活太苦,要求照顾农民。这大概是孔孟之徒施仁政的意思吧。然须知有大仁政小仁政者,照顾农民是小仁政,发展重工业、打美帝是大仁政。施小仁政而不施大仁政,便是帮助了美国人。列席会议的梁漱溟听着毛主席的话,大感诧异,这不是冲着自己的话来的吗?他又感到委屈,又感到不服气。他连夜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听了主席一番话,明白实为我昨日的话话而发,但我不能领受主席的批评,我不仅不反对总路线,而且是拥护总路线的。主席在这样的场合,说这样的话,是不妥当的。不仅我本人受屈,而且会流及他人,谁还敢对领导党贡献肺腑之言呢?希望主席给我机会当面复述一遍这原来的发言而指教。次日他把信交给毛主席,毛主席约他晚上好好谈一谈。结果晚上一见面,他就要求毛主席解除对他的误会,而毛主席坚持认为他是反对总路线之人,只是不得自明或不承认而已。两人言语频频冲突,不欢而散。

  应梁漱溟的要求,在18日的会议上,他上台进行自辩,在自辩过程中,他与毛主席又频起争执,搞得会场秩序大乱。他说:“我现在唯一的要求是给我充分说话的时间。我还觉得,昨天的会上各位为我说了那么多话,今天不给充分的时间,是不公平的。我想共产党总不会如此。我很希望领导党以至于在座的党外同志考验我,考察我,给我一个机会,就在今天,同时我也表明,我还想考验一下领导党,想看看毛主席有无雅量。我要毛主席的什么雅量呢?就是等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之后,毛主席能点点头,说:‘好,你原来没有恶意,我误会了。’这就是我要求的毛主席的雅量。”毛主席插话说:“你要的这个雅量,我大概不会有。”他说:“主席您有这个雅量,我就更加敬重您;若您真没有这个雅量,我将失掉对您的尊敬。”

查看余下8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