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革命在这里转折

2019-07-15 2728 0
作者: 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来源: 经济日报

  贵州是红军长征中活动时间最长、区域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在长征史诗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特别是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res01_attpic_brief.jpg

遵义会议会址。 (资料图片)
红军长征在贵州示意图。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制)
贵州省习水县土城渡口。 向小东摄
遵义市红歌合唱团成员在红军街红歌台演唱革命歌曲。 本报记者 吴秉泽摄

  遵义会议放光辉

  盛夏的贵州遵义,万木葱茏。位于该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的遵义会议会址,甚为热闹。熙熙攘攘的游客争相在此合影留念。

  大门背后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即遵义会议的召开之所。沿着楼房西侧朱红色的木质红漆楼梯拾级而上,沿走廊步行30余步,就到了当年房屋主人的小客厅。在这间仅有27平方米的小房间里,18张藤木椅子围绕在一张赭色长桌四周,触景生情,令人感慨万千。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举行扩大会议,重点讨论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

  主持会议的博古首先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周恩来接着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主动承担责任并作了自我批评,同时也批评了博古、李德的错误。毛泽东在会上的发言,着重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以及博古在总结报告中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辩护的错误观点,得到与会多数同志的支持。

  据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记载,遵义会议“气氛紧张激烈,每天总是开到半夜才休会。”最终,遵义会议作出了下列重要决定:一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二是指定洛甫同志(张闻天)起草会议决议,委托政治局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三是政治局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四是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委托周恩来同志为党内对于指挥军事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会议根据毛泽东等多数人在发言中提出的意见,后来形成《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简称《遵义会议决议》),全面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红军失败的教训,系统阐明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相应的战略战术,深刻批评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

  遵义市长征学会副会长雷光仁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

查看余下6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