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辛:最伟大的阳谋

2024-07-27 5488 0
作者: 林之辛 来源: 红歌会网

  什么叫“阳谋”?阳谋,就是把制服对手的谋略毫不隐晦地放到桌面上来,公布于众,可对手却无法应对,纵然千方百计仍然束手无策而难逃最终失败的下场。

  《论持久战》就是毛泽东的一个伟大的阳谋。

  许多文章在评论《论持久战》时都把重点放在该文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确实,后来的战争进展完全证实了《论持久战》预言的正确性。但是,如果对《论持久战》的评价仅此为止,那是十分肤浅的。有人还以在该文发表之前已经有关于“持久战”的文章为由,贬低《论持久战》的开创性意义(如2013年11月《炎黄世界》:“军神蒋百里:率先提出持久抗战策略”)。

  然而,正如《论持久战》开篇所指出的: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

  类似地,仅仅以“中国是正义的,日本是邪恶的,所以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之类的豪言壮语来概括抗日战争,也是肤浅的。《论持久战》把这种不做深入分析的“公式”化论调称为“空洞无物”。

  为什么呢?因为要取得战争的胜利,首先应该做到知己知彼。而当时形势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敌强我弱。

  这不是一般的强弱之差,而是巨大的差距。

  抗战爆发时,中日两国国力和军力之间差距之大,超乎现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国的钢铁、煤、石油、铜等主要战略物资的年产量不到日本的百分之一;日本可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而中国这些武器设备的年产量均为0。八路军的武器设备更为简陋,连主力部队也无法做到人手一支枪,很多新组建的部队和地方武装还只能依赖大刀长矛等冷兵器进行战斗;弹药的缺乏更为严重,主力部队士兵每支枪只有十发左右的子弹,以至于不得不严格规定:一、见到敌人时才开枪;二、瞄准后才开枪;三、有命中把握时才开枪。

  所以,《论持久战》毫不隐晦地把问题的严峻性摆在全国人民面前——“我们承认在中国面前摆着解放和亡国两个可能的前途”。

  《论持久战》就是要明确回答,在这种严重的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怎样做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