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忠诚于党的共产党人——记古田县前副县长郑泗鸿同志
2018年的十大流行语之一:“教科书式”,指的是做人做事标准规范,中规中矩。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今年5月21日逝世的前副县长郑泗鸿同志,就被很多同事、下级甚至没有任何联系的政商人士,赞誉为“教科书式的领导干部”。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纯粹忠诚于党”的共产党人。
蜗居一生显清廉
在当今县级领导干部中,长期没有自己建房或购置商品房,“蜗居”在机关干部集体宿舍楼的,一定是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的“另类”。古田县和平路机关干部宿舍楼101号,建于九十年代初的混合结构85平方米“三室一厅”房子,就是郑泗鸿一家四代同堂的“蜗居”。其实,自1965年郑泗鸿担任城关镇党委书记,到后来担任副县长的三十多年间,完全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在县城批地建房。但是他对“权钱交易”深恶痛绝,四十年如一日甘守清贫,长年租赁公房居住。一直到1992年,县政府机关干部宿舍楼落成,一家人才搬过去。
今年5月26日,就在这座简陋的机关干部宿舍楼前不足5米宽的空地上,古田县人大、县政协举行了极为简朴的“郑泗鸿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一副对联“两袖清风扬正气 廉洁奉公树楷模”,高度概括了逝者清正廉洁的一生。参加告别仪式的不过二三十人,外面街道两侧却站满了数以百计闻讯赶来的送行者。
顺境逆境皆坦然
郑泗鸿同志的政治理念是,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时刻跟党走,“纯粹忠诚于党”。正如原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所说,真正的共产党员不仅要在顺境中,在党信任自己的时候接受考验;更要在逆境中,在被组织误会的时候接受考验,百炼成钢。
笔者在古田县14年期间,有9年是郑泗鸿的下级,有幸经常聆听他的教诲。印象最深刻的是,郑泗鸿对待“逆境”与“顺境”的态度:“顺境”切忌忘乎所以,“逆境”不要灰心丧气,任何时候对党工作都要积极肯干。他是古田县公安局第一任政保股长,1965年6月就升任城关镇党委书记。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身为城关镇的“当权派”,却欣然支持“夺权”,因为他认为这是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布署,共产党员必须无条件服从。1971年8月后,郑泗鸿却被降格为公社(乡镇)副职,他没有怨言。1973年1月,已经42岁的他,被选为古田县共青团委员会副书记,与当时下放古田县、年已53岁原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边圻同志搭档(当选为团县委书记)。1975年9月后,郑泗鸿担任公社党委书记不到三年,就调任古田县革委会副主任(副县长)5年多。后来在县人大副主任等职位上工作了整整8年。面对多次职务变动,郑泗鸿同志始终荣辱不惊,以平常心处之,在工作上始终积极主动兢兢业业。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