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今天的某些青少年如何看待当年的学雷锋活动
在一篇网络上发表的文章中,我读到了这样一个片断。
这是2018年11月《新青年》上刊登的一个真实的教学片段:
初中课上,政治老师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它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自己也没有看答案,就出给了学生。题目是这样的:
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还抱着孩子,胳膊上又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自己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先站起来回答的是班长。班长说:“这个男人是人贩子,想用这种方法抢孩子。他接过孩子,马上就会拔腿而逃。”第二个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摇头晃脑地说:“答案很简单,因为女人长得漂亮,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着机会,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教室里一阵大笑。学习委员站起来说:“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是要收费的。”
老师继续启发道:“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略显得意地说:“你们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我想,那个男人是为了取得女人的信任,伺机抢东西。”
这时候,老校长走进了教室,听了讨论结果,他对大家说:“大家的发言都很好,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地念道:“因为那个男人学雷锋,他不仅无偿把伞借给女人,最后还把她送回家。”教室里一片哗然,同学们纷纷说这不现实。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那女人的丈夫呢,如果一个陌生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之后他缓缓地说:“你们大概都不相信,40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很多人都做过如今看来不现实的事情。那时候,每个人都在学雷锋。”教室里顿时一片寂静。
读到这部分内容,我心中一片悲凉。当年在学雷锋时代的一个很普通的、助人为乐的事迹,居然被今天的某些年轻人解读为一个不怀好意的恶棍之险恶用心。是今天的年轻人实在太不了解我们曾经生活的那个年代了呢?还是今天的社会中,这种险恶用心的人比比皆是呢?我宁可相信问题是出在前者,但也不能否认,在今天的中国,这类险恶用心的人确实存在。但真的就是比比皆是了吗?对此我并不相信。
2021年,南京胖哥邱绍春因见义勇为,被歹徒刺伤。他被送医抢救,南京有关方面也赞扬了他见义勇为的举动。胖哥受伤后,很多南京市民对他非常关心,也纷纷捐钱捐物,以救治他的伤病。
2023年,胖哥刚出生的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也需要高额的治疗费用和药物。胖哥为女儿十分心痛,在网上求援。一大批南京市民纷纷慷慨解囊,以帮助胖哥和他的女儿。不幸的是,患病的女儿终究还是离开了这个世界。胖哥把把剩余的善款退给大家,被大家拒绝。胖哥就用这笔款项成立了一个基金会,用来救治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儿童。
围绕胖哥的这一系列事件,我们看到,今天中国人民的很大一部分还是能够站在正义的一边,还是有一颗颗侠义之心。中国的社会并不如某些人所夸张地说得那样糟糕而一无是处,中国并不是一个冷漠的社会。但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把今天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无限夸大,一定要把中国当代社会涂抹成全黑色,涂抹成没有光明的无望之地。
我们不否认,今天的中国社会并不完美,但也肯定不是绝对黑暗。在很多情况下,中国人的善良、侠义、助人之心,还是在很多人的心里存在着的。
当下的有的青年学生,不了解学雷锋那个年代,不懂得也不理解那个年代人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用今天某些阴暗的现象直接对接当时的年代。这种做法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问题。第一,今天存在的某些阴暗面,并不是如某些人们所想象得那样,已经完全不可救药;第二,今天中国社会中的光明一面,也并不如某些人故意抹黑的那样几乎完全不存在,中国社会的光明一面还是闪烁着一片光芒的,还是能给人们带来更多希望的。。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正是全国学雷锋的高潮时期。大多数人学雷锋做好事,第一并不要求什么表扬,第二更不会要求什么奖励。当时的孩子们,就是找到了一种人生的楷模,认为做雷锋所做过的事,就是一种榜样,是一种人生的目标,是一种健康人生的选择。而且,很多人在做过这样的事情之后,内心既充满着骄傲,也充满着幸福,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对一个孩子来说,这些就足够了。事情就是这么单纯,一点都不复杂。
我自己做过的一件事,至今还是有一点印象。有一天,在经过一所粮店的时候,粮店里走出一位老太太。老人家的年纪应该有七十多岁了。那时的七十多岁,已经完全是老态龙钟的样子,现在七十多岁的人们与那时老人们的状态相比,已经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了。老人家拄着拐杖,背上还背着一袋大约有十多斤的粮食。我看老人家走路非常辛苦,步履不稳,生怕她要摔倒,就走上前,对老人家说,我帮您拿着粮食,给您送回家吧。老人家没说什么,就把一口袋粮食交给了我。我背上粮食,随着老人家的步伐,一步一步跟着她走。等走到她家院子门口,我就把粮食口袋交还给老人,说了句告辞的话,就离开了。
如果按照前面提到的那些学生对帮助妇女雨中送伞且送行的评论,我做的这件事也会引起很多疑问。第一,那个年代,国家刚刚走出经济困难时期,但还没有完全摆脱人民群众生活中的艰难。每个人配给的粮食定量都很有限,家里如果有好几个大男孩,这粮食定量肯定不够吃。如果老人家看我是个大小伙子,还主动帮她背粮食,那么老人家会不会想,这个人家里是不是粮食也不够吃啊?他是不是要把我的粮食拿走啊?如果老人家有这样的疑虑,她肯定不会把粮食交给我。第二,老人家步履蹒跚,我一个大小伙子活蹦乱跳。如果我背上粮食就跑了,老人家肯定撵都撵不上。如果老人家有这个担心,那么,她依然不会把粮食让我去背。可见,在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基本没有这样的防备之心,没有这样的疑虑和戒心。我作为一个青少年,也想不出要做出欺骗和抢夺这种丧天良的事。或许在今天的某些人来看,那时候的人是不是很傻,是不是很没心眼。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那时候肯定没有今天的人有那么多心眼。但如果说我们那时候的人就是傻,那我的回答只能是,今天某些人所崇尚的精明,比起当年人们所谓的傻,才是真正的愚蠢和笨拙。那种被今天某些人看成是傻的东西,不过是那个年代人们心中的纯真。
那时的人们大多数心胸坦荡,相互信任。不是说那时就没有坏人,也不是说那时就没有犯罪。但总的说来,坏人与犯罪的比例确实是相当地低。人们的纯朴与善良,是社会上的基本状态。这样的社会环境才让人们有着巨大的安全感。那时候,没有拐卖妇女,也没有拐卖儿童的案件。今天经常听到的那一类令人恐怖的案件在当时基本都没有听说过,人们也不会想到社会上会有这类如此恶劣的案件发生。只是在很小的时候,在小孩子们中间流传着一种“拍花子”的说法,说如果某个坏人在小孩子的头顶上一拍,小孩子就会失去理智,糊里糊涂跟着拍他头顶的人走。只是这只是在孩子们之间的一种传闻,而且这种传闻主要都来自解放以前的旧社会。在解放后的新中国,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一类具体的案例。
今天的社会,出现了这么多复杂的现象,原因也是很复杂的。这里就不详细分析了。但是,如果我们一方面加强法制建设,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大力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当年曾经有过的那个美好、朴实和善良的社会,肯定还能重现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