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光畔:闻名四海的生态共富村 ——记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
【作者按】这是前几年根据滕头村的材料写的一篇文章,没有公开发表。最近欣闻滕头村被确定为全国新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把原来写的文章找出来,略加增删,公开发表,并为滕头村贺。
在浙江省奉化市,有这样一个名扬四海的村庄 ,几十年坚持发展集体经济不动摇,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同进步,成为全国生态500佳,被命名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泽民同志曾亲临考察,称赞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村庄。这个村的支部书记受到过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这就是浙江奉化市滕头村。滕头村在浙江奉化城北6公里,距离宁波市区27公里,全村现有291户810人。现在全村有各类企业60多家,吸纳周边地区及全国各地的劳动力上万人。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滕头村作为“全球唯一乡村案例”入选。2010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47.5亿元,人均纯收入 2.8万元。几十年,滕头村先后荣膺全球生态500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等70多项荣誉。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及联合国副秘书长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女士、越南共产党总书记农德孟等也曾亲临考察,对该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一、改山改土,从发展循环农业起步
滕头村,位于浙江省奉化城北6公里,距离宁波27公里,地处萧江平原、剡溪江畔。滕头村绝大数人都姓傅,从山东滕州南迁而来,走到浙江宁波沿海遇到阻隔,遂在奉化城北定居,以“滕州人到浙江走到了头”,将村子取名为“滕头村”。时光倒流五十年,滕头村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村庄。解放时,全村耕地近千亩,有60%的耕地为外村的地主所有,属于本村的土地仅仅300余亩。全村四周高、中间低,遍布坟堆、沙堆和坑槽水池,一天晴就旱,一下雨就涝。有首民谣“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女不嫁滕头村,年轻后生打光棍”,就是当时的真实情况。1965年冬,全国农业学大寨, 滕头村的老书记傅嘉良提出了“要致富先改土”的口号,大力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池塘、建水渠、开河道,修道路。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奋斗,将原来1200多块高低不平、杂乱无章的 “靠天田”,改造成为200多块整齐划一、沟渠纵横、排灌方便的旱涝保收田。
在科学造田的同时,滕头村积极探索科学种田的方法。村上成立了土壤改良攻关小组,正探索科学施肥、科学种田的方法。经过多次试验,公关小组提出“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土定肥,平稳推进 ”的科学方法。滕头村长期坚持大面积种植绿肥,推行稻草还田、大量开挖、使用河泥、牲畜粪便等农家肥,适时补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使土地越种越肥。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