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空心村不整治,新农村难振兴?


  一、

  刘守英等人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制度供给”一文中写道:“据测算,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潜力达1.14亿亩。空心村不整治,新农村难振兴;乡村地区深度贫困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乡村社会治理存在隐患”。显然,刘守英教授认为农村空心村整治对于乡村能否振兴具有极为关键作用,已上升到了决定乡村振兴成败的高度。

  刘守英关注空心村整治,是认为整治空心村,有腾退出1.14亿亩农村宅基地的潜力,如果可以整治出1.14亿亩宅基地用作建设用地,无论是用于农村发展还是拿到城市换取资源,对于乡村振兴都意义非凡。

  刘守英的这个认识实际上在学界和政策部门具有代表性,宅基地改革多次成为政策热点甚至社会热点。全国地方政府都指望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盘活宅基地资源,以筹集乡村建设资金,以及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为了从农民手中获得宅基地,以苏北、山东为典型的地方政府强迫农民上楼,以腾退出农民宅基地。

  问题是,宅基地不就是农民用于建房的一块旱地、坡地或荒地吗?宅基地怎么就这么值钱了,以至于要承担起农村振兴的大任?因为土地不可移动,农民宅基地也是不可移动的,一般情况下面,农民都不愿在耕地上建房,而多在难以耕种的荒地上建房,现在要整治盘活农民宅基地,就是将农民房子拆掉,将宅基地复垦成为耕地种粮食,即使按高产耕地,粮食亩产也不过2000斤,产值不过3000元,一年纯利或地租也就不可能超过1000元,一个农户有0.5亩宅基地,复垦宅基地所形成耕地每年地租最多500元,这对于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基本上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如何可以担负乡村难以振兴的重任?

  当然,耕地不仅仅涉及到地租而且还涉及到粮食安全,以及耕地是无比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问题也在于,当前中国不缺粮食,有大量耕地抛荒,且国家提倡存粮于技,存粮于地,当前时期中国远没有缺粮到必须要拆农民房子腾退农民宅基地种粮的地步。而且,农民宅基地现在不复垦为耕地,仍然是土地,不多不少都在那里,为什么非得现在复垦出来,一分钟似乎都不能耽搁?

  二、

  当然,进行空心村整治,整理出来的宅基地不仅仅可以复垦为耕地,而且可以搞建设。如果这些可以搞建设的土地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带,就可以在这些农村建设用地上进行二三产业建设,从而获得大量土地增值收益。在土地上建厂房出租获得租金,集体将收上来的租金分红,农民获得了财产性收入。现在的问题是,发达地区农村,城中村和城郊村,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几乎所有农村建设用地早就已经开发出租出去了。而拥有丰富宅基地的中西部空心化的农村,农民都出去了,很多农民房子都没有人住,他们如何在农村搞二三产业建设?谁来这里租房子?中西部地区农民有那么多闲置宅基地,愿意到中西部农村进行开发的二三产业少之又少,又如何可以让中西部农村农民从整治盘活宅基地中大赚一笔,或获得财产性收入?

查看余下5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人民公社好!!!!!
0条回复
毛泽东时代,有的农村都有了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插秧机等等,就是为现代化农业做准备的!可是却被人强行搞垮了!
0条回复
毛泽东时代,有的农村都有了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插秧机等等,就是为现代化农业做准备的!可是却被人强行搞垮了!
0条回复
空心村源于无计划的乱建房,新房不是等旧房扒掉再建,而是在耕地里另建,蚕食的是耕地,因此长远计,今后必须统筹建房,该扒掉的必须扒掉,一步到位的话实行并村而且压缩村子的面积,腾出来地归还于农业,而不是再划归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就是盖房子,失去了丙村的意义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