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民会被大规模淘汰么?

2022-08-31 2228 1
作者: 豆花 来源: 非凡油条公众号

  今年夏天有多热?

  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截至8月21日,今夏我国高温事件在持续时间(70天)、40℃以上高温区覆盖范围(150万平方公里)、单站最高气温强度(45℃)和国家气象站破或平历史极值站数(330站),均创下历史新纪录。

  面对持续的高温,不少人都表示“已经热麻了”,而高温少雨的天气也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农谚有“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的说法,对农事生产而言,无论收割还是播种都要争分夺秒。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正值秋粮作物生产的关键期,高温天气下也更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降温补水。

  然而,高温干旱不仅严重影响了秋粮作物和经济林果的生长,还给农民作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因为在这种高温天气下干农活,不仅要忍受酷暑给身体上带来的折磨,还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已经有四川、湖南、浙江等多地的新闻曾报道,最近有不少农村老人在高温下干农活,导致了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死亡率超50%。

  每到这种时候,我就越发盼望在小学作文里幻想过的“未来农业”能够早日成真——通过智能化运作,设施设备能够自动发挥功能,这样就不需要人们再冒着高温酷暑在田地操作了。

  实际上,“未来农业”并不再遥远。近几年,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农业生产已经在朝着“无人化”的方向进展了。

  如果回顾农业发展的历史,伴随着劳动工具的改进,人类的农业生产经历了从青铜器到铁器、从畜力到农业机械的漫长过程,而人始终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

  其中,农场是一种重要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业生产方式持续改进的影响下,农场的形态也随之经历了以人力、畜力为主的传统农场,利用各种动力和配套装备的机械化农场,以及将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与传统农机设备结合的自动化农场的演替。

  而无人农场,作为未来农业的一种新模式,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技术与先进种养殖工艺深度融合下,农场发展的主流方向和必然趋势。

  现有研究主要将无人农场定义为:“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自主作业,完成所有农场生产、管理任务的一种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

  如果说的更直白些,无人农场的本质,其实就是实现“机器换人”。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