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福利院调查:前半生轮奸坐牢,后半生住福利院月领千元补助,凭什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任亮亮、夏柱智】
为了保障五保户的基本生活,国家建立了社会救助制度,五保户到了一定年龄可以集中入住乡镇福利院,由国家专门聘请护工照顾其衣食住行医。
在经济发展、财政投入、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乡镇福利院的条件获得极大改善。我们在中部地区的县域进行养老调查时看到,为保障五保户而建立的福利院可能是隐于乡村的最美小区。
初心向好,然而,当前的社会实践却存在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引发了普通村民和村干部的严重不满,反倒加剧了乡村社会内部的失衡。
一、隐于乡村的福利院小区
“相比于城市建筑风格,这里的福利院建筑还不够现代化;相比于乡村建筑风格,这里的福利院多少有点格格不入。”在连续调研了五、六家福利院之后,调研团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一个乡镇福利院调研,院长介绍它建造于20年前时,我们都不相信,感觉哪怕说它是近两年建的也毫不过时。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福利院?
走进大门,是一处树木笼罩的小广场,树荫下修建了供人乘凉的长廊,右边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往前走,有几栋分散矗立的二层小别墅。
每栋楼走进门是药品柜和开水房,一层有四个房间,二层同样的布局有六个房间,每个房间内两张床,配备电视机、空调、风扇等。
按照设计,每栋别墅10个房间可以住20位老人。目前,该福利院五栋别墅小楼已收纳了约50名五保老人。
床上铺五层垫子,每年更新
从别墅区再往里走,是一块占地十余亩的菜园子和废弃不用的猪舍。菜园子种植多种多样的应季蔬菜,有豇豆、苦瓜、菜瓜、辣椒、南瓜、茄子等,据悉一部分由院里工作人员统一栽种,一部分由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自己耕种管理。猪舍在两年前还有正常养猪,后来因为疫情停止,废弃至今。不时可以看到小猫小狗路过,据介绍是五保老人们养着的。
从硬件设施来看,相较于周边的民房,这座福利院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当地最美小区了。五保户们过着诗意般的田园生活,而很多普通老人的房子修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设施的现代化水平远不如养老院,养老方面的保障水平更是差得远了。
修建于20年前,历年多次内部更新,类似福利院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座——建筑风格不同,但一定是该乡镇最为现代化的建筑。
二、过度福利化
以前有农民群众经常对我们说,乡镇福利院的生活状况很糟糕,因此一些“五保户”即使有资格入住,也并不愿意住进去。
而如今,实际情况未必如此。当前乡镇福利院的福利保障并不差,甚至在当地干部和福利院院长看来,国家的“社会救助”开始偏向福利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