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无人种地”问题,答案不一定是让年轻人回村
陈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近十几年来,媒体上断断续续就会出现“无人种地”的呼喊,有人担忧,既然是“无人种地”,那就要赶紧想办法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凡事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当前是“无人种地”吗?显然不是,一些人看到务农的主力变成了老年人,就莫名地出现了一种担忧,惊呼“无人种地”。一些地方则试图出台政策,把“老人农业”当做需要解决的麻烦,解决之道是让年轻人回来种地。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思维跳跃,为什么出现了“老人农业”就应该担忧“无人种地”?第二个思维跳跃是,一些人认为既然农村老龄化了,那么就应该吸引年轻人来种地。务农人口年轻化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答案吗?恐怕需要抛弃这种简单的、机械的、跳跃式的思维,看看当前农业领域到底是什么状况。
一、“老人农业”是问题吗?
1.“老人农业”是世界农业的普遍现象。
从事农业的人口出现老龄化趋势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中国农业出版社的《当代世界农业丛书》中的数据,先看和我国同样被称之为“东亚小农模式”的日韩,日本主要从事农业人口的平均年龄,2010年为66.2岁,2020年为67.8岁,超过60岁年龄的占到主要农业就业人口的79.9%(曹斌,2021:187)。2018年韩国60岁以上的农林牧渔就业者人口占比为64.6%(潘伟光等,2021:26)。可以说,日韩也出现了“老人农业”的现象。而美国2012年的数据显示,农业从业者的平均年龄是58.3岁,并且近十年来持续着“老龄化”的趋势,多数处于55-64岁,1/3的农民年龄大于65岁(张广胜,2021:83)。应该说,中国当前的“老人农业”现象是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伴生的客观结果,与OECD国家农业人口老龄化基本同频。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关于“谁来种地”重大问题的调研报告》的数据,陕西省2022年50岁以下农业从业人员占比为45.3%,可以说占比相当高了,根本不能算做“老人农业”,更不值得大惊小怪。
2.“老人农业”是个麻烦事吗?
一种简单的思维担忧,老年人种地能种好吗?事实上,老年人不仅种得好,而且老年人是务农的骨干力量。当前农民家庭出现年轻人外出务工、老年人在家种地的“半工半耕”式家庭生计是农民家庭做出的最优决策,完全没必要为了让年轻人回来种地而扭曲家庭的理性决策。一些人担忧老人能否承担得起田间繁重劳动的体力要求,这就更不必要了,因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服务已经相当发达,主粮作物的全程机械化率已经在90%以上,机械化之外的田间管理环节更需要的是种植经验和精细程度,老年人更具有优势。因为务农对劳动的需求降低了,农民家庭也会采取各种具有弹性的方式兼顾种地,如当前很多50岁左右的中年人也能采用“工地+种地”的方式,将两种具有季节性、灵活性的生计结合起来,维持家庭的基本生计,一些老年人在种地之外还会打零工、搞养殖等多重生计,完全兼顾得了田间劳动,这样能够使已经被劳动力市场排斥的老年人再度获得收入机会。过度强调年轻化,将导致农村老年人丧失生计来源,打破农民家庭的劳动最优配置。
3.“老人农业”还能持续吗?
一些人看到“老人农业”,就认为农业会面临“无人种地”,因为老年人终究会进一步老龄化,“无人种地”的结局迟早会到来。这种担忧不无道理,问题是在这个结局已经发生了吗?或许这一过程可能会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发生,但这十年内就不需要照顾老年人的种地需求了吗?起码在当前,并没有理由让老年人无地可种。反过来讲,十年二十年后,现在在城务工的50岁左右的中年人将会成为老人,他们中有一批会选择回乡退养,为这部分无法留在城市的打工者保留返乡的空间,而这部分人还能以“老人农业”的方式获得收入,这何尝不是一种稳妥的退养方式?因此说,现在就担忧“无人种地”,实在有点过于急切了。
二、年轻化是农业的出路吗?
事实证明,农村老年人不仅种得好地,而且是比较有稳定种地意愿的一批人。想让务农人口年轻化,想法固然美好,但“报告”和南周评论也都分析了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种地,原因大家也都能理解。如果贸然推动“年轻化”,或者用各种政策工具吸引年轻人返乡,反而会发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引起农业领域的震荡,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1.让年轻人来种地,必然会带来土地经营权的集中,破坏当前的农业经营的有机格局。
农业是季节性较强的产业,自古以来农民在种地之外一定需要扩展多种产业,“两幅拐杖走路”。当前“老人农业”形态中,多元兼业是老人农业得以维持的重要前提。笔者调研中有农民讲,“必须扯点别的干”,因为有多重生计来源相互补充,“种个十亩八亩地才够算”。如果让处在人生任务压力较重的年轻人来种地,“十亩八亩”显然是不可能的。笔者在皖中调研时一位村干部计算,40岁的人要想种地就必须达到100亩才能达到本地一般家庭开支要求,收入要在10万元上下才可行。一位乡镇农办主任则认为应该是200-500亩最好,能培育职业农民,20-50亩的面积还不够,“挣不到钱,收益不大”,“50-100亩不配养家糊口,还不够成为职业农民”。问题是,如果一个人就需要种到200亩以上,其他人怎么办?笔者也看到过一些地区为了培育职业农民,地方政府推行大规模土地流转“垒大户”,结果造成了老年人无地可种,引发了社会矛盾。因此,各地要慎推“年轻化”,不能人为打破在乡村自发形成的经营格局。
2.返乡的“新农人”,真正在种地的有多少?
在“年轻化”的话语下,一些地方通过吸引青年返乡、大学生回乡或者各类年轻市民下乡搞农业,给予了大量政策扶持,将这批和传统农民面貌不相同的群体称之为“新农人”并寄予厚望。然而笔者在各地调研中发现,真正从事田间种植的、特别是从事主粮种植的“新农人”非常少见。年轻的“新农人”们较多地集中于特色种养殖,更多地则集中在田间种养之外的上下游环节,如技术服务、农机服务、销售等生产性服务环节。不是说从事这些环节不重要,而是说,我国农业中最紧迫的任务还是主粮种植,最重要的还是田间种植,农业生产性服务必须要有服务对象才能存在,现实是,很多生产性服务的对象仍是小农户形式存在的“老人农业”。笔者认为,培育“新农人”固然可以,但田间生产总需要有人做,基层农业政策应该更多地去“固本”,回归到“种地”本身。
3.要培育农业生产经营骨干,必须选择年轻人吗?
“报告”和南周评论中都有一种隐含的方案,就是培育农业生产经营骨干,如“职业农民”、职业经理人、科技特派员等,地方上也有诸如“头雁计划”等政策。这种思维暗含的刻板印象是,传统农民(特别是老人)是技术缺乏的、缺乏动力的,而村庄之外的人则是有知识的、有动力的、能种好地的。这种偏见毫无道理。笔者在基层调研发现,农民是聪明的经营者,他们会在不同的生产环境下灵活开展探索,老年人并非不能在技术、管理和销售环节发挥作用。实际上当前活跃在基层的农技员、农机手等等也是以中老年居多,“报告”中也证实了这一点,生产性服务环节的老龄化同样不值得大惊小怪。
三、发展适老型农业是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保障
当前,需要警惕“无人种地”的话语,“无人种地”在事实上不存在,价值取向上更存在危害。如果认为“老人农业”就值得担忧、就应该推行年轻化的话,那就恰恰走向了危险。笔者认为,当前的“老人农业”现象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客观结果,对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稳步推进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应该通过建立各种“适老化”改造,发展适老型农业,探寻一条积极稳妥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道。
1.建立适老型农业的支持体系。
务农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这一宏大进程的表现之一,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进行各种适老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上也同样需要开展“适老化”改造。实践证明,老年人不仅种得好地,而且更愿意种地,“适老化”改造的目标是让老年人能更方便、更有利、更持久地种好地。首先也最紧迫的是避免各种与农争地的行为,老人本能够种好地,但一些地方人为增加不必要的阻碍,让土地向外来主体、向年轻群体集中,破坏“老人农业”为主体的有机经营格局,这种行为危害甚大。其次,对农业基础条件、基础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使老年人种地更方便。具体做法包括,在土地上应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土地去细碎化,“小块并大块”,让农民耕作起来更方便;在基础设施配套上应规划适配小农户的硬件,避免“划大方”,让大户更便捷地拿走经营权。在生产技术上,应多发展适宜小农户的机械化服务,便于山地丘陵等零散地块的小型农机具推广,避免服务大户排挤小农户的现象。在乡村生产服务设施上,多建设便于老人使用的晾晒场、田间道等小型化设施。再次,从农民组织化的软件层面,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小农户和老年群体的联结,发展基于集体的小农户合作,让老年人方便地对接市场;在公益性服务层面,应加大针对农村老年务农人群的技术培训、健康指导和数字化服务等。总之,适老型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辅助性的条件,政策部门应尽快转变观念,改变对“老人农业”的偏误认识,以“适老化”为目标,建立“适老型农业”的各项支持体系。
2.以适老型农业实现小农经济的现代化。
当前,我国农业经营领域仍是以小农户经营为主,而维持着小农户经营的奥秘是农民家庭中代际分工机制,让家庭中的老年人在村务农,农民家庭实现“半工半耕”。有一种观点认为小农经济是落后的,小农户开展的小规模经营是没有效率的,是需要被规模化主体替代的,而老人为主要劳动力的小农户经营就更需要被改造。事实上,小农户完全可以发展成为现代小农经济,近几十年来“老人农业”形态中,农民对现代生产技术不断吸收、对资本要素大量使用,小农户多种形式的兼业形态,种种调适之下,小农经济也已不再是传统认为那般“落后”。事实证明,小农经济是具有较大的生命力和创造性的,现代小农经济是大有可为的。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还将是以老人群体为主力的小农经济形态,发展“适老型农业”有助于实现小农经济的现代化。“适老型农业”应注重以现代生产要素为小农户经营做支撑,摒弃亲大户远小农的思维、避免以“年轻化”来想象农业的未来,应维持老年人为主力的小农户经营格局,推动现代小农经济的实现。客观上看,我国农业与现代化将会是一段较长的历史过程,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和农情的客观前提下,以适老型农业建设来推进现代小农经济的实现,进而持续稳步地支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这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农业健康发展的可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