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是衣戈猜想拍摄的视频。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不想蹭什么,所以也不想说什么。可是看了几个评论,总觉得有些话不说憋得慌。

  作品是成功的,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一是引起了网民的关注,点看达到3000多万,什么人们喜欢看;

  二是作者实现了他的目的,有人从中有体会、感悟、启发,说是好作品;

  三是作品反映了目前有些农村生活的现状,发人深省。

  总体看,这是一部有真实主人公的文艺作品,不是纪实通讯报道。所以不能按通讯报道的标准要求作品100%准确无误。

  说是一部好作品,是因为:

  一是“都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胡一把好牌,而是打好一把烂牌。二舅这把烂牌打得是真好,他在挣扎与困难中表现出来的庄敬自强,令我心生敬意。”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你无力、无能改变其他的情况下,只能自立、自强、奋斗、行动,这是唯一的选择。幻想、牢骚、埋怨、纠结都无济于事,只能是精神内耗。这对任何一个个体来说是有启发的。即使你有能力、可能改变什么的情况下也必须依靠自立、自强、奋斗、行动,而且要靠无数人多年的奋斗。

  二是主人公身残志不残。他看了很长时间《赤脚医生手册》,他知道他的残疾原因是小儿麻痹症所致,他得病那个年代,正是小儿麻痹症流行,那时还没有“糖丸”预防药,所以他怨不得谁,也不怨谁。他也苦恼过、沉沦过,但是他想明白了,总要生活下去。他立志不能成为家庭的累赘,他思想深处的意识是,还要成为一个能帮助他人,生活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人。作品没有直白的说,支撑主人公的思想是什么。

  但是作品中的“去北京看他”、“他公平”、“北京人背搓的好”、“村里就剩下几百个老头老太太了。如果有什么东西坏了,送维修店去修,先别说得花钱,如果到镇上是30里山路,如果坐客车去县城,下了车他们是连北都找不到的。”、“二舅的床下有一个几十年前的笔记本,笔记本的第一页是他摘抄的一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主人公现在66岁,应该是1956年生,这个年龄的人都是熟读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经过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洗礼。从作者的叙事中网友应该体会到,支撑主人公思想、行为的是《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是毛泽东思想,是雷锋精神。这应该是作者内心想说的话,只是没有直白的说,也应该是作品要表达的观点。确实通过以上的文字并不直白的传达了他的思想。

  作品有瑕疵:一是作者了解的事实不都是主人公的口叙,恐怕多半是其亲属回忆。必然有不准确,所以不能说“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可能是他人回忆的真实话语,却不一定是主人公经历的生活真实。话说的绝对了就是毛病;二是用词不准确,比如制作家具这事,可能是购入半成品组装的,严格讲不能说是制作;三是有些视频就是现在摆拍的,例如在街上遇到了给他打针的医生,还有浴池的场景,画蛇添足,……。

查看余下4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