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伊评论】广东一山区县招聘收到 700 多名硕博报名,这反映了当代年轻人怎样的就业趋势?
一、我国就业情况
(一)CIER指数变化趋势
全国范围内所有群体找工作难,不是从疫情开始的,而是从2018年开始的。它不是由YQ导致的偶然结果,而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具体原因本文不展开分析)。
为宏观把握劳动力市场变化,本文采用人民大学和智联招聘发布的CIER指数(我国登记失业率完全不能反映失业情况)。
大致而言,CIER指数=在智联上发出的招聘需求/在智联上所有的找工作申请。这个线上的劳动力市场供求指数,能在一定程度上映射整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
下图的黄线部分,是剔除了季节因素的CIER指数,这个指数有两个下滑阶段。2015年的下滑阶段,对应当时我国股市大崩盘时期;而2017年底至2020年第一季度的下降,对应着毛衣战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时期。人大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分析说,“利用季节分解法,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和不规则波动(笔者注:这是统计中常见的方法,例如剔除毕业季等原因造成的供求变动,这样能更准确地描述趋势变化),2012年二季度以来,CIER指数(趋势与周期)出现了两次连续的下降过程,第一次为2015年二季度至四季度,第二次为2017年四季度至2020年一季度,这次下降过程已持续了十个季度。”
据报告,2017年四季度以来,已经联系十个季度找工作越来越难。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疫情,招工做也会越来越难。
疫情加速了这一趋势。
20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就业大幅下滑。第一季度,由于疫情原因,找工作的人员同比下降9.38%,但是招聘需求却下滑更快,同比大降22.61%;第二季度,解封的打工人动起来了,求职申请同比增长25.82%,但是招聘需求却下滑9.89%。找工作更加难了。
2020年一二季度求职人数变化
之后,随着疫情的反复,就业市场曾短期好转,但从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再次持续下滑。《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分析说,“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和不规则波动,2020年三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以来,CIER指数(趋势与周期)连续上升,2021年二季度至本季度连续下降。”
也即,2017年四季度至今的18个季度,除了4个季度外(2020年三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其余14个季度就业形势持续下滑。
(二)分城市情况
越是一线城市竞争越激烈。下面两张表,一个是七大城市CIER指数与同期全国平均指数的对比,一个是不同等级城市的CIER值。超大城市的CIER指数远低于全国同期指数,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他们的指数依次递增。越是大城市,劳动者越“卷”。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