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工地上:建筑工人的用工制度与薪酬调研

2022-09-26 2385 2
作者: 方林 来源: 纪卓阳公众号

  建筑工人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工地上流汗的他们,坐在马路边吃饭的他们,春运期间背着大包小包的他们,就构成了我们大部分人对建筑工人的印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约5558万人,占全国农民工的近五分之一。作为支撑起中国房地产繁荣发展且数量如此庞大的工人群体,他们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作为工人的一种,他们的特点是什么?我们真的了解他们吗?为什么我们总是会听到他们被欠薪,讨薪的新闻?

  笔者有一位堂兄A,是一名建筑工人,今年35岁,在建筑工地已经干了13年。在与他的交谈之中,笔者大致了解了建筑工人的情况。他的现实生活,是全国千千万万的普通建筑工人的人生缩影。从他这里,笔者认识到建筑工人这种底层人民的辛酸困苦,坚韧顽强以及他们所蕴含着的力量。

  要想了解这些情况,就要从建筑工人的工作领域——房地产与建筑行业说起。

  一、市场结构

  房地产与建筑行业的主体通常由政府,开发商,承建商,其他各种分包企业以及建筑工人组成。

  房地产开发商是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体的企业,通过实施开发过程而获得利润;承建商是负责房地产项目建筑施工的单位,通俗的说就是施工方,就是总包企业;分包业务一般以劳务为中心。【编者按:分包方一般是工程公司,在大多数情形中,劳务不在这个承包法律关系链条里,因为没有施工资质便不能承接分包业务。然而,承建商是个壳子,提3%的管理费,主要的活计却是由自己的劳务公司找施工队做的。劳务公司是承建商的真正业务核心,但劳务也只提成2%,一般不参与结钱。】劳务公司是指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向社会招收一些具有劳动能力,并符合市场需求条件的人员作为该公司的劳务人员,然后再把这些劳务人员转租或派遣给其它的用人单位,从中获取劳动力差价的企业。

  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施工,一般是这样的:房地产开发商从政府那里买来地皮,然后开始招标,即招承建商来修楼房。承建商中标后,将工程包给劳务公司去做。劳务公司接到工程后,再招募施工队来施工,这样层层分包下来。层级中的上游对下游有着绝对优势。

  这样看来,承建商应该是最大的得利者了?其实不然。众所周知,房屋的建造首先需要开放商从政府那里拿地,承建商再从开放商那儿中标。不管是甲方开发商还是乙方承建商,都得与政府有深厚关系。没有关系的话,甲方拿不到地皮,乙方招不到标。所以,在政府,开发商和承建商这三者中,最弱势的是承建商。承建商的资金掌握在开发商手里。为了中标以及应付开发商的安全质量检查,它要讨好开发商;为了应付环保局和住房建设局的检查,它要讨好政府。而开发商只需要与政府搞好关系,便可赚得盆满钵满。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