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人新村妇女:繁华大都市卸妆之后的素颜到底是什么样子?

2023-03-08 1323 0
作者: 侯赏 来源: 食物天地人公众号

  主持人:

  本次讲座的题目是《上海疫情中的基层妇女》,我们将围绕4个关键词展开:工人新村、城市化、上海疫情和基层妇女。

  工人新村指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上海单位制国营企业建立的员工宿舍。工人新村和现在商品房居住空间的差异,在于当时工人新村的社会关系,或者说社区连接感是非常紧密的。在上海疫情期间,工人新村的基层妇女就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讲座,我们邀请到叶子婷、章羽和刘希三位老师,她们编辑和书写的《海上凡花——上海工人新村妇女日常生活》这本书,讲述了这些基层妇女的故事。

  《海上凡花——上海工人新村妇女日常生活》封面

  图片来源:网络

  接下来我先介绍一下三位老师。

  叶子婷老师,也是《海上凡花》这本书的第一作者,博士毕业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文化分析研究院媒体学系,现在在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研究、性别研究、移民研究、后殖民主义理论、全球化理论、情感理论等等。

  章羽老师,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院,现在在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化发展中的社区妇女。

  刘希老师,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现在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研究系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是性别研究、文学研究和女性主义理论研究。

  三位老师今天要分享的研究是基于城市化性别与南半球改造知识网络研究项目——上海团队的一个集体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对象是全球南方也就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性别问题。

  《海上凡花》这本书是三位老师在2018-2020年期间,通过对上海工人新村中一些基层妇女的调研而写就的,主要采取的调研方式是口述历史、访谈和日记写作工作坊。

  在28天的妇女日常生活日记写作工作坊中,三位老师通过分析她们的日记和访谈,呈现了疫情期间妇女在家庭关系、邻里互助和居委会的动员能力,以及上海城市社区中留存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记录了上海工人新村的基层妇女是如何应对疫情给她们带来的挑战和压力的。

  三位老师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研究,让那些曾经在城市化过程中不被关注甚至被忽视的群体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一

  为什么关注上海疫情中的基层妇女?

  主持人:

  为什么会关注上海工人新村的基层中老年和贫困妇女这样一个群体呢?

  叶子婷:

  这个问题很重要,我相信也是今天来听讲座的朋友特别想听到的。我们的研究到底为什么要关注工人新村的基层中老年和贫困妇女呢?

查看余下9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