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阳康后连上16天班在宿舍离世,底层劳动者的无力


  近日,网曝广东佛山一个公司的一名员工在阳康后被公司安排连续上班16天,且经常会加班,期间有几天上了16小时、12小时的,过度疲劳后在宿舍猝死了。

  该员工家属毛女士表示,她哥哥是1月23日(正月初二)在公司宿舍被同事发现死亡的,此前没有基础病,不抽烟不喝酒,还比较年轻。她哥哥在阳康后连续休息了3天,那会公司人手不够,她哥哥便回去上班了,连续上了16天班,有几天上了十几个小时,最长16个小时。正常情况下,他们是一个星期休息一天。

  也就是说,该员工是在1月初阳康的,除夕和初一也还在上班。

  该员工领导则表示,该员工是连续上班15天且主动申请加班,最多一天加了十多个小时的班,期间没有表示过身体不适,第16天给排了班,但下午该员工没应班,在宿舍被同事发现人已经不在了。

  公司表示该员工签署了自愿加班合同,目前公司方已走工伤工亡流程,双方已达成协议,将走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这件事引发了网友热议,大家在感慨底层劳动者的命运,对“自愿加班”表示不信,对打工人为了挣钱,往往拿命去拼表示同情和无奈,因为很多人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在去年年底新冠感染高峰过后,人们大多处于康复阶段时,便出了一些猝死的事,比如刚刚阳康便剧烈运动有出事的。所以,那会很多医生专家都在说,阳康后1个月内不要剧烈运动,不要过度劳累,身体还在恢复。

  这位出事的员工在阳康后只休息了3天,便连续工作了这么长时间,看其亲属及其领导的描述,这个工作的强度可能还是比较大的,至少每天工作时间是比较长的,这就是过度劳累了。

  有人说,别说是刚刚阳康,就是个正常人,这么连轴转,也可能吃不消。至于他“主动申请加班”,且没表示过身体不适,更可能是为了多挣点钱,选择忽视身体不适,觉得自己年轻,能扛就扛了。

  底层打工人,可能真的很多是在用健康换钱。

  这让笔者想起前几日在微博看到的中医博主@吕方舟医生讲的事情。

  他前几日去看了一位行走不便的老患者,一家人都是比较底层的打工者,老人家年纪大又只能坐轮椅,老伴普通话都讲得不是很清楚,子女也是初中文化,收入不高。他们在那波感染潮中都阳了,还表示:真是好运气啊,老人家没有死掉啊(这是这家人的原话)。对防疫,他们除了戴口罩,没有办法理解更多更复杂的防疫原则,也没有办法操作那么细致,还没办法接触到靠谱的防疫知识传播点,最关键的是,他们没有那么多闲时闲钱闲精力用于防疫。

  在很多的农村,也是这个情况和道理。

  在看到这位博主讲的这件事情时,笔者很认同他的观点,同时也感到十分的心酸。

  这位猝死的员工未必真的没有觉察到自己身体的不适,只是他可能不那么清楚阳康后身体还需要好好休养恢复,或者说他为了多挣一些辛苦钱,不想让自己停下来多休息。

  这就是底层打工人的无奈无力。

  还想说一点的就是,我们大概率是不能忽视新冠感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的。

  也就是长新冠问题。

  新冠感染会造成一定比率的长新冠患者,并会传导到劳动力市场,这一点,欧美各国已经打了两年样了。

  比如英国,在去年6月时,英国长新冠人群已经200万,英格兰银行2022年5月16日在英国下议院做的工作汇报就讲:从2019年底开始,英国劳动力市场就一直萎缩,总共少了45万劳动力,或者说占整个劳动力市场的1.3%,也可以理解为,整个“经济不活跃”人群增加了3%。大概有32万人经济不活跃的原因在于长期的疾病。最后还讲:“之前我们认为,疫*情后期的劳动参与率会迅速恢复,现在看没戏了,我们打算修改预期,认为劳动参与率只能维持63%的现状。”(这一句是博主三个老爸实验室的生动翻译)

  以上是2022年3月4日到2022年4月3日英国长新冠患者受影响程度图表,其中有34.6万人表示因新冠后遗症困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大概32万人”“长期的疾病”这和“2022年3月4日到2022年4月3日期间英国有34.6万因新冠后遗症困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基本上可以对上。(参考阅读:英国“长新冠”人群已近200万,劳动力市场萎缩,慢性病人群增大)

  日本在共存后也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感染潮,已经开设了好些新冠后遗症门诊,且有医生表示,奥密克戎所带来的后遗症并不轻,一些年轻人也不能幸免。

  此前,我国的新冠后遗症现象不明显,那是因为感染人数较少,且很大程度上中医药全程介入了,但放开后,感染基数太大了,根本顾不过来。如果还有第二波、第三波呢?

  希望多给底层劳动者一些健康权益吧。

  【文/壬岷,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人民健康论坛”,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