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岩:专家什么情形下才认账转基因并基因编辑危害?


  转基因作物的危害是一个比天还大的事实,但是让转基因专家认账这个事实却比登天还难。

  那么存不存在让转基因专家认账转基因危害的可能呢?

  存在。

  让我们先回顾一个历史故事。

  故事来自《韩非子》,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盾的时候他夸耀“随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而说矛的时候,他又称“随便什么盾都戳得穿”。围观的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此人便无言以对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吹牛的时候很容易露出破绽。

  2019年4月23日,《科技日报》发表了一篇《不靠病毒潜入体内“上帝的手术刀”更安全》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吹捧“上帝的手术刀”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文章称“近日,由来自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基因剪刀’工具的新型载体,可实现基因编辑可控。”

  仔细推敲这句话,其中一个含义是:在没有开发出这种基因剪刀工具的“新型载体”之前,基因编辑是不“可控”的。

  问题的关键还不是这句话。

  问题的关键在下面。

  为了让读者看得明白,我们不妨先引用《科技日报》文章中的话把“基因剪刀”说清楚。

  “目前,科学家们最普遍使用的‘基因剪刀’是一种名为CRISPR-Cas9的外源DNA,它的诞生离不开细菌。病毒为了自身繁衍利用细菌的细胞工具为自己的基因复制服务,细菌在与病毒抗争的过程中,在体内进化出CRISPR系统,能够不露声色地将病毒基因从自己的染色体上切除。”

  那么如何把CRISPR-Cas9送到细胞中去呢?

  文章说:“这就需要借助到载体的帮助”。

  载体有哪些呢?

  文章介绍说有5大类:“分别是质粒载体、噬菌体载体、病毒载体、非病毒载体和微环DNA。其中病毒载体是目前最流行的递送方式。”

  注意:“质粒”来自细菌。

  这里文章说得很清楚,主要是用“病毒”做载体。白纸黑字,板上钉钉。

  说到这里,要插一句:知道转基因水稻用什么做载体吗?主流媒体报道过吗?

  没有报道吧?

  但媒体不报道没关系,网上可以查到。转基因水稻的载体有致癌农杆菌的质粒,有花椰菜病毒的启动子,有终止子,还有一个耐抗生素基因。用这些“载体”把一个能杀死虫子的BT蛋白插入水稻,这个BT蛋白还有一个名字叫苏云金杆菌。

  转基因专家巡回报告说“经过严格检验审批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言外之意“没经过严格检验的是不安全的”。而人们知道所谓的检测一般大多是“运动员兼裁判员”,并且权威检测机构被揭露检测形同虚设的造假,一时间舆论大哗。这个事实已曝光于天下,想否认也否认不了了。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