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1982年知道草甘膦致甲状腺瘤,1988年向中国申请“农药登记”时谎称“无致癌”
10 孟山都1981年就知道雌性大鼠草甘膦2年喂养研究发现甲状腺腺瘤和/或癌甲状腺癌,1988年向中国申请“农药登记”时谎称“无致癌”!
-- 草甘膦产业文件确认1990年喂养研究也发现雄性和雌性的甲状腺C细胞腺瘤;国内外众多研究证实草甘膦除草剂损害甲状腺,干扰甲状腺功能,造成一系列严重健康恶果!
联署支持揭露签名邮箱:lianshuqianming@163.com
概述
一、结论、理由与依据(简述)
1)美国环保署(EPA)1983年2月备忘录与5月备忘录确认在雌性SD大鼠草甘膦2年喂养研究不同实验组发现甲状腺发生有腺瘤和/或癌【证据01、证据02】
2)孟山都1981年3月提交给美国环保署(EPA)的《草甘膦大鼠的三代生殖研究》确认发生甲状腺瘤【证据03】
3)草甘膦产业专家组承认1990年进行的一项大鼠草甘膦喂养研究中“中剂量组最终死亡雄性中,甲状腺C细胞腺瘤发病率的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据04】
4)美国权威专家审查后确认:孟山都1981年完成的大鼠终生喂养研究,以及孟山都等机构1990、1993、1997年完成的更多喂养研究证实“有模棱两可的证据表明,草甘膦会在雄性和雌性SD大鼠中引起甲状腺c细胞腺瘤和癌,并在雄性SD大鼠中引起甲状腺滤泡细胞腺瘤和癌以及胰岛胰岛细胞腺瘤”【证据05】
5)美国数据统计分析专家发现:1996年以来甲状腺癌发生率与玉米和大豆草甘膦施用量增加高度吻合【证据06】
6)中国、巴西对怀孕小鼠、大鼠三项喂养研究证实:草甘膦是内分泌干扰物,“低浓度草甘膦暴露能影响子代神经系统发育”、“导致甲状腺激素(TH)稳态的多个方面持续变化,甚至持续到成年期的变化”、造成子代“在成年期细胞甲状腺激素稳态的关键调节因子和表观遗传控制器中发生代际变化,表明基于表观遗传变化的草甘膦除草剂(GBH)可能具有内分泌干扰物(ED)效应”【证据07、证据08、证据09】
7)欧盟食品安全机构(EFSA)委托支持发展转基因作物机构学者团队对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NK603进行90天结合两年喂养试验。这些研究尽管系统性造假,却依然发现“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在饲喂33%NK603饮食的雄性大鼠的血清中和在饲喂33%NK603 +草甘膦除草剂农达日粮的雌性大鼠的血清中,甲状腺素(T4)水平显着降低”,并且更令人恐惧发现“33%转基因+草甘膦除草剂”处理组的死亡率(54%)比对照组死亡率(36%)增加了33%,两个草甘膦除草剂处理组的平均死亡率(45%)也比对照组死亡率(31%)增加了31%!【证据10、证据11、证据12】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