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果越来越甜连酸味都没有了?当心用了脱酸剂
导 语
在水果供过于求的今天,为了让水果有更好的销路,果农在培育过程中使用“脱酸剂”(俗称甜蜜素),这种化学药品不仅可以降低果实酸性,还能促进果实提早成熟,这种水果或多或少含有砷、铅、汞等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害。但是它们在消费市场上却大行其道,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今天推送的文章将从五个方面来讨论为何“甜蜜素”水果成为了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本文作者邓建平是农学教授,在果树栽培、休闲农业规划等方面有较深造诣,近年来致力于农业技术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
作者|邓建平
图片来源:网络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水果上市时间越来越早,外观也漂亮,味道似乎也不错?虽然价格不低,但因为上市早,所以还是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那么,这些明显上市早的水果到底有没有问题呢?你可能以为这些是特早熟品种,或者是外地品种,所以成熟期特别早。其实并不是这样,果农对这些水果使用一种叫做“脱酸剂”(俗称甜蜜素)的化学药品,促使其早熟而成。
图片来源:网络
首先介绍一下“甜蜜素”水果。其实这种“甜蜜素”并不是食品上使用的甜蜜素【编者注:食品中添加的甜蜜素如果规范合理使用对健康没有危害,其次在新鲜水果中使用甜蜜素是违法行为①】,而是一些含砷酸盐的化学药剂,主要有砷酸铅、亚砷酸钠等成分,其作用是降低柠檬酸合成酶活性,从而抑制了柠檬酸的合成,进而降低果实酸性(故称降酸剂),同时还能促进果实提早成熟。当然这种果实的含糖量并不高,但因为酸度低,故糖酸比高,吃起来就觉得没有酸味,有一种纯甜的感觉,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喜欢。但这种水果或多或少含有砷、铅、汞等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那么这样的“甜蜜素”水果为何大行其道,而业界又很少有人提及,普通消费者又不知情呢?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
消费者有需求
一般的消费者都喜欢尝鲜,越早越新鲜就越喜欢,而且年轻的消费者更喜欢纯甜不酸的水果。加之那些喜欢嚼槟榔的人更无法接受有酸味的水果,因此这类早上市、纯甜不酸的水果确实受到了一些人的追捧,因此这类“甜蜜素”水果不仅不愁卖,而且还能卖个好价钱。
图片来源:网络
二
生产者有痛点
在水果供过于求的今天,果农最大的痛点就是销售问题。激烈的水果市场竞争不仅导致水果卖不出好价格,还可能卖不出去。但“甜蜜素”水果的出现却轻松地解决了这个痛点。当水果收购商来到果农基地谈合作时,开出的条件是如果包园收购,那么价格比市场价要高四五毛钱一斤,而且先放一两万元的订金,相信绝大多数果农都无法拒绝这样的好事,除非是你和钱过不去。当然还附带一个条件,那就是要对果树使用降酸剂(业内俗称“打糖”),而且是收购商带药过来,监督果农使用,多余的药也要收回。因为大部分果农并不知道一旦使用这种降酸剂后,果树会因重金属中毒而受到伤害,浓度过大,可以造成树体黄化甚至死亡。所以多数果农都愿意接受这种“打糖”合同,毕竟赚钱就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