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整体调节!从中医抗疫看中国系统性辨证智慧

2022-06-07 1440 3
作者: 天津社会科学院赵建永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中医从普遍联系的角度看待病和证的关系,认为同一种病可对应多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病也可显现同一种证,因此,依据辨证论治原则,按照“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方法,鲜明体现了系统思维的特点。

  •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理解及治法,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中医超越敌我式二元对立的思维,视病毒为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只要不影响人体健康,也可以与之各安其位、和谐相处。

  •中医诊疗模型及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道法自然的防治手段,既符合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化趋势,也契合“亲近传统,回归自然”的时代潮流。在未来医疗救助、健康生活的模式中,中医必然会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每当面临重大疫情,人们最关心有无特效药。我们可转变观念,从局限于特效药转向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医注重通过提升人体免疫机能,激发内在的防御和自愈能力,使人能够有效应对病毒,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使得中医在面对病因不明、缺乏特效药的疫病时,由于运用系统思维来辨证论治,能够迅速找到具有实效的治疗之策,因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世界性难题时,中医有大显身手的机会。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证智慧

  不管应对今天的新冠病毒,还是将来的未知病毒,中医只需辨识证候、把握病机,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对证下药,疗愈疾病。这是因为中医讲求针对生命的整体来治疗,同时也讲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使人在身心内外整体和谐中处于一种动态平衡。若只会“头疼医头”,在中医里被视为水平欠佳、不会应用系统思维看待疾病。

  中医自觉运用系统观看待人体,根据六经(三阴三阳)、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来论(施)治。《伤寒论》经方之所以适用古今,是因为辨证论治的原则高度契合恒常运变的自然规律。比如,这次疫情以湿证为主,相应之方,古已有之。各类复杂证候都有相应的克治方法,辨证、配伍法则之精微条理,使中医可执简驭繁。故而无论何种新型疾病,善于辨证的中医皆能老方新用,适当加减,对准证型用药,便可药到病除。正如《伤寒论》所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即辨识现有脉象和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虽然病证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治法随证遂变。这在中国系统思维中,是处理标本、分合关系的体现,人体深层的问题可以通过外象、局部反应加以判断。由此来看,辨证论治实际上是用外在表象与内里病机、系统与要素的同步性、映射性、全息性来进行整体诊疗。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