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之“学有所教”篇

2019-08-08 562 0
作者: 记者 来源: 新华网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学有所教,决定每个孩子的未来,牵动无数家庭的悲欢,关系一个民族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学有所教,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

  

  

  

  

  

  

  

  

  

  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  题: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之“学有所教”篇

  新华社记者

  【引言】

  “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

  教育,关系每个孩子的前途,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教育事业。一次次寄语激扬青春梦想,一声声问候温暖教育希望。他关心一件件教育“小事”,推动“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愿景早日成为现实。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新华社记者在回访中看到一个个令人振奋的画面——学有所教的逐步实现,正在为中华大地每一个孩子插上翅膀,让他们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故事一】“云端”的孩子不再发愁“上学路”

  

  这是四川省昭觉县的瓦吾小学(5月2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坐落在海拔2700米的高山上,四川省昭觉县的瓦吾小学终年云雾缭绕,被称作“云端小学”。

  11岁的男孩阿作伍勒即将在这里升入五年级。每一个和他一样生活在大凉山的彝族孩子都知道,在遥远的北京,有位慈祥的习爷爷牵挂着自己。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坡急沟深的盘山公路,深入四川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看望贫困群众。他为小女孩吉好有果唱出的《国旗国旗真美丽》热情鼓掌,关切地询问村民“孩子有没有学上”。

  在这片被悬崖峭壁围绕的土地上,曾有数以百计不通公路、几乎与世隔绝的“悬崖村”,孩子们求学之路异常艰辛。4年前,当阿作伍勒刚入学时,“云端小学”还不通公路。年纪小小的他,需要沿着陡峭的山路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4公里以外的学校。

  年迈的奶奶双目失明,常常在家流着泪、揪着心,生怕他出意外。

  这些年,一切正在悄然改变。

  

  瓦吾小学教师曲比史古(右一)在给五年级学生上数学课(5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2015年,从昭觉县城通往瓦吾小学的水泥路修通,阿作伍勒上学时间缩短了一半;2017年,新校舍落成,孩子们搬进了明亮安全的教室;需要深一脚浅一脚、挨家挨户找回辍学放牛娃的校长,现在有了247名学生;开齐了所有小学课程,“云端”上的孩子还组建起校园足球队……

  曾经被层层山峦阻挡的教育之光,照耀着幼小的心灵,孕育着无边的梦想。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