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谈判“灵魂砍价”幕后:有企业想私下接触专家

2019-12-03 719 0
作者: 记者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最近,一场涉及近14亿中国人的谈判,吸引了众多目光,这就是“医保谈判”。医保谈判,是一款药能不能进、以什么价格进医保目录的关键,也意味着患者能不能花更少的钱,用上更好的药。通过医保谈判,多个全球知名的“贵族药”,最终开出了“平民价”,而且很多进口药品都给出了全球最低价。

  紧张的医保谈判是怎么进行的?幕后都有哪些故事?

  在针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品盐酸阿来替尼的谈判现场,第一轮报价正在进行。如果谈判成功,这款药就能够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正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郭凤英女士并不知道这场谈判的发生,但这个药,对她的意义非同寻常。

  郭凤英说:“吃完了20来天,就开始说话也不喘了,也不咳嗽了,体质也恢复了,没告诉我多少钱,后来我问他,儿子才说了,说5万元(1个月),一说5万元,我说不治了。儿子不干,儿子说你不管怎么样,你这还有药治呢。”

  对郭凤英来说,这个药,无疑是救命救急的。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这也是国家医疗保障局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的主要原则。今年进行的这项谈判工作,是我国建立医保制度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药品谈判工作,涉及到119个新增谈判药品和31个续约谈判药品。

  药品好,但是贵,这是这些谈判准入药品的核心特征。

  以盐酸阿来替尼胶囊为例,在全球上市9个月后,2018年8月获批进入中国,技术先进,但价格昂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介绍,这个药每个月用量的价格是49980元,病人经济负担是一个问题。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副司长黄心宇说:“谈判的核心就是用一个合适的价格来购买,让它进入到医保目录,能够兼顾到患者的负担,基金的承受能力和企业的意向,企业愿意,有合理的利润。”

  要谈判,合理的价格如何确定?

  对企业而言,创新药有巨大的研发成本,企业有着自己的考量,另一方面,基于医保基金的可承受程度和药品的性价比,医保局也要进行专业的评判。为此,国家医保局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了39位药物经济学专家和11位基金测算的专家进行专业测算。

  在10月9日的动员会后,39位药物经济学专家随机领取了自己需要进行测算的药物资料。

  药物经济学专家组的组长和副组长与测算专家进行沟通,他们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测算方案,找到最利于谈判的价格。

  在药物经济学的专家进行测算的同时,另一组来自各地医保部门的11位基金测算专家,也在同步进行测算。他们计算的是药品谈判成功进入医保之后,对医保基金的影响分析。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