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 煤电是“再建”还是“再见”

2021-04-13 964 0
作者: 记者 来源: 科技日报

  煤电行业在未来的定位已十分明晰,就是其规模要不断缩减。煤电行业需清醒认识到,在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加速过程中,自己作为主力能源的优势地位将逐渐失去,需要跟清洁能源协调发展。

  冯相昭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随着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多家能源央企规划了自身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三峡集团确定2040年实现碳中和,比国家既定目标提前了20年;国家能源集团提出,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达到7000—8000万千瓦;大唐集团表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超过50%,提前5年实现碳达峰;华能集团则要全力打造新能源、核电、水电三大支撑,积极实施减煤减碳……

  各能源央企纷纷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对于占据我国电力行业“半壁江山”的煤电来说,“十四五”期间将迎来怎样的变局?

  “一煤独大”是减污降碳的拦路石

  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的《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19年,我国58%的能源消费量由煤炭提供,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有80%来自煤炭。我国煤电装机量高达10.4亿千瓦,占全球煤电总装机量的一半,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

  燃煤是碳排放、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一煤独大”的格局严重制约减污降碳目标的实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吴林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是能源问题,人为碳排放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我国现在化石能源主要以煤电为主,这种能源结构如无重大改变,是不可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

  不过,即使面对如此巨大的碳中和压力,我国煤电装机核准量仍在增加。统计显示,2018—2020年,我国煤电落后产能淘汰量超过3000万千瓦,但仅2020年一年的煤电项目新核准量就超过3400万千瓦,与3年的淘汰量相当。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中,12个省市的煤电装机量仍在增加。其中,新获核准的有河北邯郸、山东菏泽、安徽、江苏的5个煤电项目,总装机量超过600万千瓦。

  2021年1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也指出,部分重点区域仍在违反有关规定新上燃煤发电项目,并没有严格控制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域的能源产能。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研究员、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副主任康俊杰说,“十四五”时期,考虑到我国还有1亿千瓦左右的在建和核准未建煤电机组,除技术储备和示范工程项目外,未来不应再核准新的商用煤电机组,并努力再退出5000万千瓦以上的落后煤电机组,力争到2025年前实现煤电装机容量达峰为11.5亿千瓦。严控煤电装机将极大推动电力系统的清洁低碳转型,促进电力行业碳排放提前达峰。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