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前要先甩掉致癌物?盘点2021年十大新冠疫情谣言
2021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中,人类一直顽强地和新冠病毒进行拼杀。德尔塔、拉姆达、奥密克戎……狡猾的新冠病毒一次次“更换马甲”“升级装备”向人类发起进攻。而我们通过疫苗的研制和接种,也一次次在狙击新冠病毒的战役中占据上风。
正面战场之外,关于新冠病毒、新冠疫苗的谣言一刻未停。新冠疫苗接种反应越强、免疫效果越好;兽药伊维菌素是治疗新冠肺炎的“神药”;核酸检测验不出德尔塔病毒……这些谣言或危言耸听,或夸大其词,成了抗疫路上的绊脚石。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值此年终岁尾之际,生活版特别为读者盘点出2021年十大新冠疫情谣言,为您擦亮双眼、解疑释惑。
防治篇
戴口罩前要先甩掉致癌物?
正规企业产的口罩不存在致癌威胁
科学佩戴口罩能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风险,然而近期一段“口罩消毒残留物是一类致癌物质,戴口罩前要抖一抖”的视频被广泛流传。该视频称,口罩中的残留物环氧乙烷是一级致癌物,经检测的5款口罩均含有环氧乙烷,大家最好在佩戴前把口罩在空气中甩一甩,这可以让环氧乙烷含量大幅下降。
真相: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科副主任医师朱琳表示,对于正规企业生产的口罩,大家可放心使用,不会受到环氧乙烷残留物致癌的威胁。
据介绍,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确实是致癌物,生产口罩一般都要经过环氧乙烷杀菌的工序。但环氧乙烷达到一定量才会有危险,并非只要接触就致癌。
生产厂家在消毒完口罩后,会待环氧乙烷挥发过后,再进行包装。口罩出厂时,还会进行环氧乙烷的检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即小于10微克/克方可上市。
“口罩的外包装也不是完全密闭的,环氧乙烷又是一种易挥发物质,当口罩通过多道流程到达消费者手中时,基本上不会带有对人体造成影响的残留物质。”朱琳表示,口罩从包装里拿出来是一种无菌的状态,没必要刻意将其暴露在空气中。
盐水、茶、醋可除新冠病毒?
三者皆无防治新冠肺炎功效
今年年初,一条消息在朋友圈刷屏:新冠病毒在到达肺部前,会在喉咙里停留4天。在这4天里,只要大量喝茶,并用温盐水、茶、醋漱口,就可以清除新冠病毒。
真相:呼吸科医生表示,尚无研究证据表明,新冠病毒会在咽喉部位停留4日,才进入肺部。
国家卫健委于2020年8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指出: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