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堵点仍存,异地就医结算的“高速路”何时才能畅通无阻?

2022-03-28 513 0
作者: 陈曦 来源: 工人日报

  备案开具转诊证明受阻,信息平台对接不畅致刷卡结算卡壳——专家建议,对刚需患者实现“应转尽转”,优化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医保经办服务标准化

  楚婷(化名)是在北京工作的黑龙江姑娘。去年父亲查出患肺癌后,她决定将父亲接到北京手术。

  然而,异地就医之路一波三折:备案开具转诊证明受阻,出院刷卡结算遭遇系统升级,入院备案被经办机构误删……虽然最终成功报销,但多次遭遇卡壳也让楚婷直呼心累。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的初衷,是解决参保人“跑腿垫资”的难题。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按照“先住院、再门诊;先省内异地、再跨省异地”的思路分步实施,受惠面持续扩大。数据显示,全国住院和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累计均已超过1000万人次。

  记者采访发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高速路”已经铺好,但由于各地医保政策、基金收支、平台搭建等情况存在差异,异地就医在实际就诊和结算过程中仍存堵点。

  开具转诊证明一波三折

  2021年8月底,楚婷的父亲在当地县医院被诊断为患左肺鳞癌。楚婷随即开始办理赴京就医手续,却在转诊备案时遇到阻力。“县医院转诊到市医院,市医院又转到省级三甲医院,三甲医院坚称本院可以收治,不同意转到北京的医院。”

  按照当前的制度设计,参保人在办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时,一般遵循“先备案、选定点、持卡码就医”的流程。对于异地转诊人员来说,首次备案需经当地具有转诊转院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诊意见,并为之办理登记。

  楚婷咨询黑龙江省医保局后,得到回复,“医院会根据患者病情以及本院医疗技术水平,综合判断是否需要继续转诊。”

  而经过楚婷的了解,本地医院并不擅长肺癌治疗,“异地就医是刚需”。无奈之下,她只好返乡,带父亲辗转几家医院尝试,最终托关系才完成备案。

  医院为何对异地转诊“热情不高”?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廖藏宜认为,异地就医多为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结算,参保地之所以严格审核转诊,是考虑到医保基金收支压力以及基金流出后的运行安全,也是为了防止“小病大看”,扰乱就医秩序。

  “这种担心有其合理性,但不完全符合实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凤梅曾对异地医疗成本和医保基金支出情况做过评估,从结果看,异地就医并不会加重参保地基金压力。“大医院诊疗过程更规范,为提高病床周转率,基本不会出现过度医疗现象,住院天数、次数、费用反而会少于本地医院。”

  “医保部门要转变思想,在引导分级诊疗的同时,对罹患重特大疾病的患者放开限制,实现‘应转尽转’。”朱凤梅说。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