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粮食和经济大局,抗旱这场大仗怎么打?

2022-08-19 2195 0
作者: 王恺雯 来源: 观察者网

  大范围的高温干旱正笼罩长江流域。

  处于主汛期的长江,多处水位创有记录以来最低;洞庭湖、鄱阳湖提前“入枯”时间破纪录;重庆66条河流断流;下游的上海长江口现罕见夏季咸潮……

  当前,全国整体维持南旱北涝态势。耕地受旱面积1232万亩,83万人、16万头大牲畜因供水受影响。水电大省四川出现电力电量“双缺”的严峻局面,达州对居民发布限电预告,成都部分写字楼中央空调暂停开放。

  占全年粮食产量75%的秋粮,距离收获仅有一个多月。抗旱、保电、保水,是多地面临的“硬仗”,关乎下半年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大盘。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16日对观察者网指出,局部干旱的情况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但今年出现了较大范围且更为严重的干旱,这主要是因为大气环流异常引发持续高温,加上7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明显减少,导致出现“汛期反枯”现象。

  许小峰表示,旱灾对我们国家的影响往往比涝灾更严重,“旱灾造成的损失会有一定的持续性,不是说下一场暴雨就好了。”他还提醒,持续高温干旱后,要警惕旱涝急转的情况。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愈发频繁,一些地区被高温“炙烤”求雨不得,另一些地区却在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

  许小峰指出,全球极端天气频发,预警和应对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非典”事件发生后,国家下决心搞应急预案,“这套建设明显起到了作用,我们现在应对灾害的能力提高了不少。”但在技术、组织管理、科普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要在和灾害的斗争中逐步掌握主动权。

  预计高温干旱将持续,秋季后缓解更难

  来自湖北宜昌的博主“大超在农村”8月13日在社交平台发视频讲述,持续干旱,河里的水越来越少,他的父亲既想多抽一点水,又怕烧坏电动机,只能抽20分钟、停20分钟,已经连续两晚站在电动机旁,“种了40年地的他,似乎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但他仍然奋不顾身地抢救这一切。”

  “作为儿子,我从来没看到父亲这样焦虑过,作为农民,我们只能希望人工降雨来得早一些。”

  “大超在农村”社交平台视频截图

  8月18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是中央气象台连续29天发布高温预警。

  国家气候中心近日监测评估,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

  伴随着高温少雨天气,长江多处水位创下有纪录以来新低。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