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缩水”的钱去哪儿了?谁将从中获益?

2023-02-15 1303 0
作者: 记者 来源: @健康时报

  “个人账户里少的钱去哪儿了?”“个人医保账户的钱越改越少,是不是国家医保基金池子没钱了?”近日,江苏、黑龙江、江西等多地陆续启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引发热议。

  医院医保业务办理窗口。新华社图

  个人账户的钱“缩水”多少?

  健康时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全国各省份都已就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实施细则发文,不过个人账户划减的要求有别,“缩水”的幅度并不完全一致。

  对于在职职工的个人账户,各省份的大体方向基本相同,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8%)计入统筹资金,即将单位缴纳的8%中原计入个人账户的3.8%也计入统筹账户,而职工个人缴纳的2%仍计入个人账户。

  针对退休人员个账的划转方式,部分省份按比例划入,每月向其个人账户划入全省市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至3%不等,也有地方如广西、湖南、安徽等,按当地数据测算后采取定额,规定向其每人每月划入70元左右至120元不等。而此前,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的划入比例是其个人养老金的5%左右。

  个人账户里少的钱去了哪儿?

  “此次改革的核心关键词是‘权益置换’,即将原划转进医保个人账户的约一半资金,放入大的统筹基金池,共同提高门诊保障水平。”东南大学医疗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张晓教授向记者介绍,改革后,增加的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逐步实现门诊住院待遇水平的统一。

  根据《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门诊共济保障将覆盖职工医保全体参保人员,改革后,门诊里多发病、常见病等过去由个人账户直接支付的范围,将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报销,报销比例50%起步,此外,费用高、治疗周期长的疾病门诊费用也将逐步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同时,除了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参保人可以持医院外配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结算和购药,符合规定的纳入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相应的定点零售药店也将纳入。

  为何要在此时推行改革?

  “我国的医保体系建立于1998年,设立的初衷是医疗互助共济,无论大病小病都能报销。在过去没有互联网的年代,设立个人账户是为了减少小病小痛报销的审核流程,有了个人账户,参保人遇到小病小痛就可以拿着医保卡自行支付,无需再走审核流程,而与之对应的,则是门诊疾病不纳入报销范围,因为个人账户就是用来支付这部分费用的。”张晓告诉记者。

  据《2021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结存36156.30亿元,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结余为11753.98亿元,占了全国基本医保累计结存总额的32.5%,且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

查看余下5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