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重心已“转战”东北,与京津冀面临的有何不同?
(观察者网综合)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自7月29日起,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疯狂倾倒”华北、黄淮一带。8月1日,华北地区雨势明显减弱接近尾声。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自8月2日起,北方降雨重心从华北地区转移至东北地区一带,且降水过程具有一定极端性。
气象部门预测,8月2日至4日,吉林中东部、黑龙江东南部成为强降雨的中心,局地将遭遇暴雨或大暴雨。专家指出,由于华北处于副热带高压西南侧,东北地区处于副热带高压西北侧,东北地区的降水有冷空气直接参与,对流性更强,会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日起,东北三省和内蒙古气象部门已陆续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其中,黑龙江省连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通告:2日15时起至8月3日15时,多地采取防汛应急措施,如学校停课、在建工地停工、长途客运停运等。牡丹江市城区也发布防汛应急措施通告,要求多区停课停工。
东北地区已“接棒”强降雨,图自中央气象台
华北降雨趋缓,强降雨“转战”东北
连日来,东移的高压脊和副热带高压连起来形成的“高压坝”横亘在华北北部,它使得“杜苏芮”残余环流北上速度减缓,并在华北、黄淮一带持续滞留,制造了河北、北京等地罕见强降雨过程。
不过自8月1日起,阻挡降水系统北上的“高压坝”已经消失,华北地区降水将逐渐趋于结束。但气象专家表示,现在还不是松口气的时候。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提醒,未来几天,整个华北北部,包括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这一带,阵雨、雷阵雨天气较多,且局地对流较强,可能还会出现局地暴雨。虽然降水总体在减弱,但受前期强降水影响,次生灾害具有滞后效应,未来一段时间仍需高度警惕。
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注意到,2日起,北方强降雨重心已转移至东北地区。
“随着华北北部‘高压坝’的溃退,未来几天东北地区将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地带,强盛的暖湿气流将改道持续向东北输送,使得这里整体水汽旺盛,不稳定能量很高。”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闵裕秋介绍,接连两个低涡将从内蒙古东北部移入东北地区,也将激发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
较京津冀,东北强对流天气高发
8月2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和强对流蓝色预警,预计2日至4日,副热带高压外围输送的暖湿气流,配合冷空气影响,北方降雨重心转移至东北地区一带,且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2日晚至4日,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其中内蒙古东北部、吉林、黑龙江等地部分地区将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同时还将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