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中国释放什么信号?
建立健全民营经济发展形势监测指标体系,密切关注并及时推动解决重大苗头性的、倾向性的问题;建立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十五五”时期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课题研究……
在新华社13日推出的新一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魏东介绍了上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动向。
在山东邹平魏桥轻量化基地宏奥全铝车身集成生产车间,工业机器人在流水线上作业(2023年9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今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此后,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据悉,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民营经济发展局旨在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见实效。
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至关重要、不可或缺。”魏东如此评价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民营经济工作涉及范围广、行业领域宽、政策链条长、工作环节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需要各方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参加“中国经济圆桌会”的官员、企业家和专家认为,中央决定在宏观调控和经济综合部门内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工作“一盘棋”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工人在河北省晋州市一家制冷设备企业的生产车间工作(2023年9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据介绍,民营经济发展局将跟踪了解和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协调、组织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同时,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协调支持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设立这一新机构释放出以更强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清晰信号。
当前,受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等因素影响,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今年以来,中国密集出台系列政策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在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等多重有利因素下,中国民营经济正在呈现边际改善的利好迹象。
“民营经济是我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者,未来要成为创新发展的引领者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魏楚在“中国经济圆桌会”上说。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