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国最早今年、最晚2025年变成高收入国家

2024-02-18
作者: 记者 来源: 海峡导报社

  据中评社报道,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北大南南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林毅夫日前在北大国发院举办的“中国经济观察第60期”论坛上表示,2021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2551美元。世界银行、联合国将高收入国家标准定为人均GDP达到12695美元。今年我国实现5.5%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如果汇率不发生变化,中国就应该可以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变成高收入国家。如果因汇率变动,今年达不到这个门槛,明年也将达到这个门槛。无论如何,相信在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的时候,一定可以跨过这个门槛。

  林毅夫表示,经济发展必须强调创新,让劳动生产率水平越来越高并作为发展的主要来源。发达国家靠发明的方式进行创新,其经济增长速度有高有低。中国现在还属于追赶型国家,追赶型国家创新的含义有时与发达国家不完全一样。因为创新无非就是在下一次生产的时候,所用的技术比现有技术好,下一次生产时所进入产业的附加值比现有产业高。发达国家的技术已经是全世界最好的,产业附加值也是最高的。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可将发达国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作为创新来源,通常这样成本较低、风险较小。在产业升级时,我们同样可将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附加值高于我国的产业引进消化吸收,促进产业升级,这种方式同样成本较低,风险较小。

  林毅夫指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利用这种方式,其创新速度会比发达国家快,产业升级速度会比发达国家快,经济发展速度也会比发达国家快,但其TFP (全要素生产率)会比较小。因为引进技术或成熟产业,一般是买更先进的设备。但在核算经济增长的时候,创新已包含在资本投入里,没有剩余项,TFP当然少。但这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却是实现较高增速的同时付出较低增长成本的法宝。“比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年均约9%的经济增长,大多数源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己发明的非常少。不仅中国是这样,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追赶阶段亦是如此。通常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TFP较小。”

  林毅夫说,学界也在讨论,我国用引进消化再吸收取得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已经40多年了,2021年人均GDP已达到12551美元,快要变成高收入国家了。是不是已经没有机会引进消化吸收了?我们必须自己发明新技术才有创新,要追求以TFP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创新方式?实际上,要看当前经济状况。

  林毅夫分析说,从新结构经济学角度来看,目前中国产业可分成五大类型。第一类是追赶型产业。中国有追赶型企业,发达国家也有,但我国的技术和产值不如发达国家。第二类是领导型产业,当前中国家电、5G通信等产业已经在世界领先。第三类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但这类产业虽然世界领先,却正在失掉比较优势,如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第四类是新经济产业。新经济为我们带来“换道超车”的机会,因其特性是研发周期特别短,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因此在新经济赛道,我们不但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还因我国有人力资本优势和超大国内市场,且产业配套齐全,可以实现“换道超车”,与发达国家直接竞争。第五类是战略型产业。有些技术发达国家有,我们没有,但却因为各类原因无法引进,如国防要求、经济安全,或被“卡脖子”等原因,必须自己发明。

     本文原发于2022-03-19,海峡导报社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2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