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乌克兰的下场,韩国开始坐不住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常洛闻】
“想想看,韩国的平均关税是我们的四倍!而我们却在军事和其他方面向韩国提供了如此多的帮助。”
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的首次国会联席会议演讲中,再次向韩国发难。其实早在泽连斯基和特朗普谈崩之后,韩国就赶忙送上投名状,表示将优先考虑为美国生产军舰、油轮和破冰船,只希望别加关税。显然特朗普对此并不满意,还要对韩国施展“交易的艺术”。
说来奇怪,受乌克兰影响最大的亚洲国家,可能是遥远的、与乌克兰联系原本非常薄弱的朝鲜和韩国。朝鲜对俄罗斯的重注加码收到了巨大的成功,即将兑现最大一笔回报。韩国由于国内政治大戏到了最后一幕的前夜,外界的注意力似乎都集中在韩国的政治议程上,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影响。
韩国军工企业机会来了?
其实在这期间,韩国政府的“自动驾驶”状态逐渐走上轨道,此前韩国在乌克兰事态上,紧密追随美国,扩大军火出口的效果进一步显现。2月19日,韩国政府通过高级外交官吹风,半正式地回应了乌军捕获的朝鲜战俘的投诚意愿。韩国官员称朝军在宪法上属于韩国公民,接纳战俘符合国际法上有关送还战俘时尊重其个人意愿的规定和惯例,且将战俘送至有违其意愿并可能遭遇迫害之处是不当之举。
2月26日,韩国政府在“探测气球”收到的外界反应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正式进行了官方表态:韩国外交部长官赵兑烈就被乌军俘获的2名朝鲜士兵表示,两名战俘尚未明确投韩意愿,若他们明确表示愿意投韩,政府理应根据《宪法》有关规定予以接纳,并采取必要措施。
这两名朝鲜士兵在俄罗斯西部的库尔斯克地区被乌军俘获,其中一名士兵李某在韩国《朝鲜日报》19日刊载的专访中表示,“我八成是下定决心投韩了,我愿先申请难民资格前往大韩民国。”目前两人正接受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的审讯。
在朝鲜“敌国论”成熟,朝鲜国内政治议程临近,金正恩公开表示将2025年作为朝鲜军队“训练之年”的情况下,韩国的这一行动,做法谨慎,态度大胆,估计背后已经与各个相关方做了相当的工作。而且遣返战俘一般是停战后才会处理的问题,而且韩国的先知先觉,可能也是美国授意下,对各方反应的试探。
韩联社转载的当地时间1月11日,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社交网站X(原推特)个人账号上传的朝军俘虏照片。泽连斯基X账号截图
对于韩国来说,美俄在无法吃掉对方的情况下,合谋瓜分乌克兰,短期内是一件好事。根据韩国《朝鲜日报》等媒体的测算,得益于俄乌冲突,2024年韩国武器出口额应超过200亿美元,有望跃居全球第四。2022年只有4个国家进口韩国武器,2023年迅速上升至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