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回响丨红旗渠,战天斗地英雄气
八百里太行壁立千仞
三千里渠水奔流不息
晋冀豫交界处
红旗渠如一条墨绿绸带
在巍巍太行间蜿蜒流淌
2025年4月5日
红旗渠总干渠迎来
通水60周年纪念日
1965年4月,红旗渠总干渠正式通水当日,林县人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通水典礼(资料照片)。
上世纪60年代
河南林州人为解决用水难题
在党和政府支持下
在太行山腰修建了
引漳入林水利工程
这条“人工天河”,就是红旗渠
1960年,林县人民决心开始兴建红旗渠大型水利工程。在险峻的群山峡谷里,太行儿女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这是红旗渠上合涧公社民工们起运大石料(资料照片)。
2022年10月28日
党的二十大刚刚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河南安阳考察
红旗渠旁,总书记指出
施工队员在红旗渠施工现场凌空除险(资料照片)。
农民技术员秦永禄(右)和桃园大桥工地指挥长郭增堂在工地上。红旗渠开工之初,林县的水利技术人员还不到30人。修渠10年,林县儿女设计了“坝中过渠水、坝上流河水”的空心坝,建成了“槽下走洪水、槽中过渠水、槽上能行车”的渡桥,创造了上百项工程技术成果,培养锻炼了5万多名石匠,3000多名懂技术、会管理、能领导的工队长、技术员。
在缺少大型机械的年代,红旗渠建设者们肩扛手拉,在崇山峻岭间开隧架槽。单是红旗渠总干渠,就有14座渡槽。这是其中高27米、长87米的皇后沟大渡槽(资料照片)。
1966年4月20日,河南林县人民举行盛大集会,庆祝红旗渠三条干渠全面竣工通水。漳河水顺着红旗渠滚滚流来,广大干部群众热烈欢呼(资料照片)。
自1965年开灌以来
红旗渠累计引水131亿立方米
实现灌溉面积4700万亩次
推动粮食增产80亿斤
这是滋润百姓的“生命渠”
催人奋进的“幸福渠”
永不断流的“精神渠”
在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阳耳庄村航拍的红旗渠总干渠(2025年3月25日摄)。
汩汩清水灌溉沿线土地
红旗渠精神滋养华夏儿女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中国人的骨气,闪耀在太行山间
2025年3月18日,游客在红旗渠纪念馆参观。2014年,红旗渠纪念馆新馆在老馆西侧建设完成,全景展现当年修建红旗渠的全过程。2024年6月,红旗渠纪念馆入选全国红色基因库建设单位。
2023年4月27日,游客在红旗渠纪念馆参观。
2025年3月26日,张买江(右)在红旗渠干部学院向学员讲述当年修渠的情景。红旗渠建设之初,张买江的父亲牺牲在工地,年仅13岁的张买江遵照母亲“不修成渠就不要回家”的嘱咐走上工地,一直奋斗到红旗渠建成通水。依托红旗渠干部学院等机构,当地打造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教学课程,构建了以红旗渠精神传承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培训体系。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