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长文分析:美国死亡病例数全球第一 特朗普为何甩锅世卫和中国
摘要:当地时间12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一篇题为《为什么美国拥有全世界最高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的文章。作者杰弗里·萨克斯认为,美国在得到警报后没有对疫情大流行做好准备,而美国政府对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等目标的攻击是为了分散人们的注意力。
【海外网4月13日|战疫全时区】当地时间12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布一篇题为《为什么美国拥有全世界最高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的文章。作者杰弗里·萨克斯认为,美国在得到警报后没有对疫情大流行做好准备,而美国政府对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等目标的攻击是为了分散人们的注意力。文章指出,“特朗普在2月份多次赞扬中国,只有当美国的形势变得艰难时才会攻击中国。”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没有对新冠肺炎大流行做好准备
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新冠肺炎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截至当地时间12日下午,至少有21692人死于这种病毒。除非美国对这种流行病采取一致的应对措施,否则民众将继续大量死亡。美国总统失败了。美国甚至还没有一个控制疫情和重新启动经济的基本计划。
只需简单地将美国的死亡人数与亚洲国家的死亡人数进行比较,就能理解美国政府的失败程度。美国现在每百万人中有62人死亡。与此同时,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日本、中国香港等地每百万人中只有不到1人死亡;中国大陆、韩国和新加坡每百万人中死亡人数都低于5人。印度也采取了果断的行动,从3月24日起全国开始全面封锁,而当时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只报告有10人死亡。截至目前,印度只有289人报告死亡,即每百万人中有0.2人死亡,印度医院也不像美国医院那样挤满了病人。
与这些亚洲国家不同的是,美国甚至在警报响起后也没有对疾病大流行做好准备。白宫忽视了预警信号,继续对高风险轻描淡写,反复说“一切都在控制之下”。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一直未能让公共卫生专家发挥领导作用。白宫忽视了公共卫生的基础知识,似乎从政治和选举的角度,而不是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待这种流行病。像往常一样,美国总统把自己灾难性的失败归咎于他人。
美国政府对世卫组织的攻击是荒谬的
美国政府的最新攻击目标是世界卫生组织,该组织在帮助世界各国政府抗击新冠肺炎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2月24日,特朗普曾发推写道:“新冠病毒在美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我们与各方和有关国家都保持着联系。美国疾控中心和世卫组织一直在努力工作,反应敏捷。”然而现在,在他的做法造成悲剧性的、明显的失败后,他把矛头指向了世界卫生组织。
特朗普在国会中的超级党派追随者和不负责任的盟友们跟随他的脚步,呼吁美国在疫情大流行期间切断对世卫组织的资金援助。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耻的政策,能让美国承担全球责任的所有表象化为乌有。这些国会议员对他们正在受苦的选民,而不是美国总统负有责任。他们应该关注国内正在上演的悲剧,而不是充当特朗普的宣传代理人。
针对世卫组织的攻击是荒谬的。所有国家都可以在同一时间获得相同的信息。为什么亚洲国家取得了成功,而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却遭遇了如此严重的失败?关键因素是国家的领导和公共卫生的应对准备,而不是世卫组织,因为该组织是在同一时间以同一方式向所有国家发出了报告。世卫组织只是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信息来源之一。美国有自己的专家,而且数量众多。有自己的情报机构,有自己的流行病学监测网络,可以直接观察到中国敲响的警钟和采取的行动,包括对武汉的封锁。
这其中有什么是美国政府难以理解的?事实其实很简单。从12月下旬起,警钟就响了。例如今年1月初,美国情报机构曾向白宫发出警告。1月28日,白宫顾问纳瓦罗写了一份紧急备忘录,警告新冠病毒的潜在危害。但美国总统表示从未见过这些报告和备忘录。这位美国总统得到了一群精英的支持,他们的理论是如果股市上涨,税率低,就不会有太多问题。
美国距离制定抗疫全国计划还很遥远
美国将会继续猛烈抨击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和其他任何目标以分散人们的注意力。然而,事实很清楚:中国控制住了疫情,而美国没有。事实上,特朗普在2月份多次赞扬中国,只有当美国的形势变得艰难时才会攻击中国。
与向公共卫生专家求助的中国不同,特朗普求助于副总统彭斯和女婿库什纳。因此,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正在无谓地死去,而我们距离制定一个连贯的全国计划还很遥远。现在只有州长们和市长们在忙活,他们在咨询公共卫生系统、大学和其他科学机构的专家。
面对疫情,美国国家计划中应该包括什么?应该联系有症状的人并迅速隔离他们;应该追踪他们的联系人并且也对他们进行检测;应该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和在线注册表来支持追踪、检测和隔离过程;应该在公交车和火车站、机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对公众进行症状筛查;应该在公共场合戴口罩,不停地使用洗手液;应该通过采用标准的公共卫生措施尽早尽快地识别和隔离潜在的新冠肺炎病例。简而言之,美国应该采取亚洲国家一直在采取的措施来控制疫情。
美国的失败显而易见,即使美国总统的支持者对此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