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果种子会不会面临“卡脖子”?

2022-04-20 750 0
作者: 赵觉珵、李炫旻 来源: 环球时报

  正遭受西方轮番制裁的俄罗斯,目前和西方陷入“种子大战”,以德国拜耳为首的西方种子企业毫不掩饰地威胁,明年或停止对俄罗斯种子等供应。产粮大国俄罗斯尽管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但种子依然面临被西方“卡脖子”问题,给多国敲响警钟。就中国而言,多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目前水稻、小麦、大豆等“中国粮”已经用上了中国种子,但还有一些农作物的种源仍然依赖进口,其中就包括柑橘、苹果、草莓等餐桌上常见的水果。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在种子成为新的武器背景下,中国目前水果品种多大程度依赖国外?如何将水果种子牢牢攥紧在自己手里?《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柑橘、樱桃、猕猴桃……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果树产业发展迅速,栽培面积和产量均保持世界第一,但其中大量优质品种都来自国外。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负责人王力荣表示,根据树种栽培面积及不同来源品种占比分析发现,我国地方品种、国内育成品种、国外引进品种分别占果树栽培面积的30%、30%和40%。虽然自主品种资源在枣、桃的市场占有率在八成以上,但苹果、葡萄等外来树种的国外引进品种市场占有率达50%至90%。尤其是原产日本的“富士”系苹果品种,国内种植面积高达80%。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龚荣高教授是甜樱桃和柑橘种植领域的专家,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种植的这两种水果相当部分为国外引进品种。以四川杂柑为例,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春见”和“不知火”均来自日本。虽然也有种植本土的黄果柑,但面积相对而言很少,而且市场占有率极低。

  引进品种占主导的情况在甜樱桃种植上也很明显。甜樱桃主要指欧洲甜樱桃,即俗称的“车厘子”,相关品种自上个世纪引入中国种植后,从山东逐渐扩展至全国多个区域。因此,甜樱桃的品种大多源自美国、乌克兰、日本、俄罗斯等国,目前四川主栽的品种“红灯”“拉宾斯”“宾库”等均是在国外品种基础上进行选育或引进的。

  龚荣高表示,虽然国内水果的种质资源丰富,但优良品种选育和国外存在差距,一些国内选育的水果品种品质整体上不及国外品种,消费者的认可度也较低一些。

  一个典型例子是猕猴桃。资料显示,猕猴桃起源于中国,20世纪早期被引入新西兰后,当地农业研究机构成功培育出适合商品化的品种并改名“奇异果”,成为新西兰最知名出口产品之一。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全球水果和蔬菜种子市场上,美国孟山都、荷兰纽内姆、荷兰瑞克斯旺等国外企业是主要玩家,中国国内的育种公司尚未能进入领先梯队。

查看余下5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