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怎么办——新华社五论中美关系
中美开启互动模式,双方在部分问题上取得进展、达成共识,向世界释放缓和关系的积极信号。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一个时期以来中美关系出现的种种问题,究竟怎么看?应当怎么办?
新华社近日连续播发五篇评论,深入系统阐述美国当前对华政策的错谬之处,指出改善中美关系的关键所在和世界潮流的大势所趋,敦促美方反思自身政策、对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形成正确认知。
五论中美关系引发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美国知名媒体人、中国问题专家比尔·毕晓普(利明璋)在推介这组评论时说,这些观点对国内受众很重要,对全球受众很重要,在美国也收获了更多支持声音和共鸣。
一论症结所在:
中美关系病了,病根在美国误判了中国
当前中美关系困局的症结所在,是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导致错误的对华政策。推动对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首要前提是美方改变对华认知,理性看待中国发展。
美国对华认知错在误判了中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绝非要威胁谁、挑战谁、取代谁。拿“国强必霸”的模板来镜像中国,从战略认知上将中国列为“主要竞争者”,甚至视中国为“威胁”,这就是扣歪了第一颗纽扣。
美国对华认知错在低估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美国幻想“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打交道,终究是打错了算盘。中国从来不认同“强权即真理”的逻辑,美方在对华问题上的强权逻辑只会激起中国人民更加坚定的回击。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延续至今,面对疾风骤雨,自尊自信自强的中国人民从不缺少骨气、胆识和韧性。
美国对华认知错在误判了世界的潮流趋势。全球化时代,各国利害相关,绝大多数国家都不愿被迫选边站队,更不愿被绑上对抗中国的战车。美国仍不合时宜地将世界当做地缘政治的棋盘,炮制莫须有的“民主对抗威权”叙事,试图拉帮结派推动世界“阵营化”。美国种种举动违逆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自然遭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原文阅读请戳:症结所在:美方抱持错误对华认知——把握中美关系正确航向系列评论之一
二论当务之急:
越是风高浪急,越要把准航向
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深入坦诚而富有建设性,为中美关系改善带来积极乐观预期,为推动双边关系重返健康稳定轨道指明了行动方向。然而,美方在落实元首共识上出现严重的“行动赤字”,甚至与共识倡导的精神背道而驰,采取一连串侵害中国核心利益的恶劣言行,严重破坏中美政治关系基础,损害中美交流互动环境,双方商定的对话合作议程受到干扰,双边关系遭遇新的困难挑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