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再推进涉港台法案,意欲何为?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美国拜登政府任期已进入倒计时,美国国会正抓紧时间推进涉华议题。本周,刚复会的联邦众议院安排了密集的涉华议程,将表决二十余项与中国有关的法案,这一周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周”。
名为“中国周”,实为“反华周”。美国众议院议长、路易斯安那州共和党人迈克·约翰逊(Mike Johnson)今年7月就已预告将推动多项针对中国的立法,宣称“国会必须集中精力用我们掌握的一切手段对抗中国”。
从一系列法案内容来看,涉及议题从对抗中国科技、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到支持美国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盟友。此外,还有两项分别涉及香港特区和台湾地区的法案——《香港经贸办认证法案》和《台湾冲突阻遏法案》。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田飞龙9月10日对观察者网表示,“香港牌”、“台湾牌”是美国对华新冷战与战略、地缘遏制政策的重要抓手,此次批量涉华法案中出现涉港、涉台法案并不奇怪。
田飞龙指出,港台在美国的战略心理与制度布局中存在角色差异,美国涉台立法及其执行的深广度远超过香港。9日已获众议院表决通过的《台湾冲突阻遏法案》可视为美国在制度上预料和构想了台湾冲突场景及美国的介入条件和方式,甚至具有“战争动员法”的性质和危害性。
综合外媒及港媒报道,由共和党众议员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提出的《香港经贸办认证法案》要求美国国务卿对香港特区在美国华盛顿、纽约和旧金山的三个经济贸易办事处进行认证,若认定香港不再享有“高度自治”,可取消香港驻美经贸办的特权和豁免,而经贸办也将在认证后180日之内停止运作。
美媒称,这项法案的早期版本分别在去年7月和12月获得参众两院外交委员会通过,之后便一直停滞不前。港媒则注意到,此次在众议院表决的修订版法案,将认证权力从美国总统改为国务卿,并删除了有关美国联邦政府检视现行与经贸办合约的内容。
去年11月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通过《香港经贸办认证法案》后,香港特区政府曾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国会干预香港事务。特区政府同时强调,三个驻美经贸办的成功顺利运作,有利于扩大香港特区与美国不同范畴的务实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事。
田飞龙表示,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实现了由乱到治,并逐步走向由治及兴。美国以香港为“颠覆基地”的战略布局被打破,在港代理人网络和情报系统也遭到了香港国安法的制度性压制。
“因此,美国决定性调整了对港政策。不仅于2020年7月通过所谓《香港自治法案》予以针对性干预和制裁,而且在每年的‘香港政策法报告’中连续否定香港的高度自治 ,损害香港的单独关税区地位和国际法上的合法贸易权利。”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