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影响叙利亚走势的,可能不是美俄
过去两周,叙利亚局势急转直下,反对派武装迅速推进至首都大马士革。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及家人已经抵达俄首都莫斯科,俄罗斯为其提供了庇护。
叙利亚政府军为何在短短12天内防线失守?反对派武装为何突然来势汹汹?叙利亚局势未来将如何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范鸿达教授在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知事会客厅”直播节目(回放)中分析,叙利亚未来非常有可能出现类似利比亚的局势,短期内或将继续处于分裂和不稳定的状态。
西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王晋表示,美、俄对介入叙利亚的兴趣已经不大了。美国想把这个“烂摊子”交给别人来接手,俄罗斯的战略利益主要集中在俄乌冲突中。叙利亚过去是各方力量博弈的交汇点,这并非因为其本身的重要性,而是因为大国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叙利亚成为战场。当这些大国觉得不再值得继续参与时,对叙利亚的关注度就降低了。
内外原因共同导致局势突变
知事:过去两周内,叙利亚局势急转直下,反对派武装一路势如破竹。为什么政府军输得这么快?为什么反对派武装赢得这么快?
范鸿达:虽然知道巴沙尔总统在叙利亚国内的支持率逐渐下降,但如此迅速地被推翻仍然出乎意料。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其国内局势始终未能恢复平静。内战初期战斗异常激烈,2017年以来,虽然冲突烈度有所下降,但内部矛盾依然存在,反对派武装始终在进行反巴沙尔的斗争。
同时,叙利亚国内还持续受到外部力量的干涉,例如土耳其和美国的军队至今仍在境内,伊朗的影响力在过去几年也十分显著。
国内派系间矛盾不断,外部势力持续卷入,使叙利亚始终处于“内忧外患”的高度分裂状态:地图上看似统一,实际上“四分五裂”。
过去这些年,巴沙尔虽看似摆脱了危机,政权也得到了暂时的巩固,但他未能在这一阶段采取迎合民意的发展措施。叙利亚经济长期低迷,生活条件极为糟糕。据我的一位朋友透露,大马士革的大学教授月薪折合美元仅约20美元,这种状况不可思议,却是现实存在。
而且,连军费都无法保障,导致政府军缺乏战斗力。在最近的战斗中,反对派武装所到之处,政府军几乎未展开任何有效抵抗。
更重要的是,巴沙尔的统治并非依靠自身力量,而是高度依赖外部支持,主要是俄罗斯和伊朗。然而,这两个国家近年来陷入困境,支持力度明显不足。俄罗斯深陷俄乌冲突,无力援助叙利亚;而伊朗在过去一年多中,因以色列对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和也门胡塞武装等“抵抗轴心”力量的打击,对外的影响力显著下降。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