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反腐之奇案,百亿资金打水漂!
拿花呗的钱,把阿里巴巴买下来。
如此魔幻的梦,普通人一辈子都不敢做,有的人却能利用权力轻松达成。
近日,一条某报刊上刊登的注销公告引发了网友高度关注,公告显示,号称“亚洲最大肿瘤医院分院”的河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拟向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这实在让人费解,要知道,该医院“诞生”时间并不久,甚至可以说是很短,从2020年11月24日获批设置,到2021年11月5日注册为民办医院,再到2023年8月9日宣布拟注销,满打满算还不到3年时间。
而当初,它可是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河北分院设立的,“诞生仪式”也是搞得轰轰烈烈,大动干戈——
2019年,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了三方合作框架协议,还专门为此举办了个签约仪式。
也就是说,这家新医院的成立,有政府引导,有专业支持,有国企参与,背景红得不能再红,名头硬得不能再硬,据当时的媒体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总投资达94.6亿元。
可就是这么一个新医院(也可以说是新院区),竟然还没怎么发光发热,就要注销了,它到底遭遇了什么?近百亿资金就这么打水漂了吗?
事出反常必有妖,就在众人疑惑之即,有网友结合近日发生的另外两件事,隐约看出了端倪。
第一件事,7月21日,中新网报道中冶吉信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其大股东康和信(大连市)健康医疗管理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疑似为“假国企”。
这跟河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河北医院”)有什么关系?关系可大了,中冶吉信就是河北医院的两个设立方之一,另外一个设立方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可是大名鼎鼎的亚洲最大肿瘤医院,为什么要跟一个“假国企”合作设立分院,难道是被骗了?
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中新网报道此事不久,河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发出了注销公告,颇有点毁尸灭迹落荒而逃的意思。
第二件事,网上突然出现了一份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的举报信,注意,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不是新设立的分院院长。
举报信足足有19页,给出的信息非常全面,罗列的证据也逻辑清晰有理有据,以至于有网友调侃:这要不是卧底了10年,还真难拿到这么多一手资料。
由于内容太多,描述太过复杂,这里就简单概述下,大意即是说,该院长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出面担保贷款,借给自已的皮包公司(中冶吉信和康和信)建新医院,建完后又签订长期合同,将新院区返租给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租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