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阶层固化

2024-01-03 1071 0
作者: 李子旸 来源: 李子旸

图片

1

  新年第一篇文章,说说很多人关心的阶层固化问题。

  阶层固化是近年来的“热词”之一。中国人可能是全世界对阶层固化最敏感的人群。两千多年前,就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至今我也想不清楚,为什么文明那么早期中国民众居然就有这种平等意识。这也太早熟了。

  所谓阶层固化,大意是指,社会板结为固定的阶层。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很少很难。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儿子会打洞。人们只能在先天注定的阶层内生活,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突破上升。

  因为敏感,所以我们中国人对看上去像是阶层固化、或是可能导向阶层固化的人和事,容忍度极低,甚至一触即跳。近年来的一大批舆论热点,都是由于这种社会心理。高考、公考、官员提拔等事项,因此被社会各界密切围观、议论纷纷。

  这种敏感性,虽然会带来很多贩卖焦虑、危言耸听,但从整体上来说是可贵的,成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基本国情。现实固然不完美,但在中国,不平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永远在道义上处于下风。“天下为公”始终是中国社会的理想。20世纪伟大的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更是把阶层固化打得粉碎。

  现在很多人忧虑的是,未来我们是否能保住新中国打碎阶层固化的伟大历史成就?阶层固化会不会重返中国?

 2

  应该承认,现实中确实有很多正在向阶层固化方向发展的人和事。毕竟,权贵阶层的子女,天生就有很多优势。而且他们之间往往通过联姻等手段打造关系网、利益网,堵塞其他人上升的通路——赢者通吃。

  而且,社会处于和平时期,没有类似战争那种急剧变化的环境条件。按部就班、论资排辈是常态。这种情况显然有利于既得利益者。那些两手空空白手起家的人,想要突破面前的重重障碍,难度大很多。

  很多人因此很悲观失望,认为自己已经不再有机会,慨叹中国已经阶层固化。

  这种悲观是不必要的。本文就是意在告诉大家,阶层固化在中国还差得远。大家之所以会忧虑,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起点实在太高。

  20世纪伟大的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对旧有阶级、阶层格局的打击非常彻底。那些曾经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权贵,到了新中国,都成为普通民众。无论前清的王公贵族,北洋的大佬政客,还是国民政府的高官显贵,到了新中国,不成为斗争对象,就阿弥陀佛了。还想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只能在梦中了。

  新中国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打掉了这些人的威风,还通过全民参与的政治斗争,打掉了人们对他们的敬畏之心。社会的权力、资源、人事彻底重组。“重估一切价值”。新中国的“新”可不是说说而已。

查看余下6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